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让黄大年精神在吉林大地深深扎根

2022年05月14日20:54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长春5月14日电 (马俊华)追思报国之志,表达敬仰之意,接续榜样之力。今天,吉林大学召开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五周年座谈会。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五年来,吉林省大力学习弘扬黄大年精神,传承黄大年事业,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高校教学科研育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精神力量。

“吉林大学师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实干家,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实践,投身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广阔舞台。”座谈会上,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说,五年来,吉林大学师生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转化为推动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转化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扎实成效,转化为建设吉林、振兴东北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应有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从什么是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应该具有什么特质、战略科学家是如何炼成的出发分享有关思考,怀念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黄大年。“黄大年老师离开我们已有五载,但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植于每一位吉大人心中。”张希介绍,“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重大项目的主要成员中,已有三位新增选为两院院士。

“在科研工作上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在教育工作中行为世范、立德树人;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慧眼识才、甘为人梯;在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中交叉融合、联合创新。”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代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从科研、教学、团队建设和平台建设4个方面介绍有关情况。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黄大年教师团队是黄大年生前所带的团队。五年来,我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从本职岗位做起,根植沃土,赓续前行;弘扬精神,教书育人;传承事业,创新发展。”黄大年团队负责人刘财介绍,团队接过黄大年的接力棒,坚持不懈钻研攻关,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经过五年的发展建设,该团队成员1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评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

如今,吉林大学建成了黄大年纪念馆,已累计接待全国党员、群众参观学习3万余人次。“黄大年纪念馆打造成党史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思政教育和科学家精神的宣传阵地和红色名片,接待络绎不绝的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习,并把黄大年精神融入吉大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副馆长、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于平宣讲黄大年精神并介绍阵地建设情况。

此外,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殿锋、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党委书记金宏分别发言。

吉林农业大学坚持把学习黄大年事迹、弘扬黄大年精神、打造黄大年式队伍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涌现出了多个黄大年式教学和科研团队。

“我们常态化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创新开展以师德师风、课程思政为主的‘红色引擎’工程和‘德润桃李’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用楷模精神滋养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将治学求索融入报国奋斗之中。”张殿锋介绍,作为吉林省属重点农业大学,该校坚持发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以老带新,以强促优,扎根吉林大地,着力锻造黄大年式教学科研团队,为吉林农业农村现代化现设持续贡献农大力量。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深入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2020年以来,光学中心先进光学与结构材料研究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按期完成了30多个项目、150余块碳化硅元件的研发工作,数量、难度均为历年之最,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顺利推进。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感无比荣幸,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之中,从本职岗位做起,为提高吉林省直至全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金宏说。

坚守信仰、坚定信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攻关、促进转化,培养人才、服务人才。吉林省将推动黄大年精神融入振兴发展实践,努力打造新时代吉林精神的标志性符号,让黄大年精神在吉林大地深深扎根、熏陶社会、引领后人。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