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打造“牛”产业链条 “贷”动经济“牛”起来

2021年11月18日19:55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助力“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这是吉林省全新的朝阳产业;一个客户贷出一个行业,一笔贷款激活整个市场,这是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大胆的尝试;号令响,“邮”先行,“邮牛易贷” 创新金融产品 ,打造吉林支牧样版,这是邮储银行响当当的承诺。

近年来,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始终坚持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着眼当地特色产业,利用点多面广的网点优势,积极配合地方经济布局,大胆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持中小企业之路。今年9月,吉林省出台《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后,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主动靠前,求新求变,大力扶持吉林省养牛户,为千万头肉牛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从前只能养几头 如今做到规模化

梨树县梨树镇前房身村养牛己有30多年历史,前房身村自古就有家庭式的烧酒作坊,烧酒剩下的酒糟用来喂牛。养牛行业需要资金比较多,村民“搞”养殖的虽多,但规模不大,谈及原因村民感慨“没钱啊。”

目前前房身村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肉牛和白猪养殖,全村肉牛养殖4800头,白猪养殖4000头,养殖户240户,计划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这几年邮储银行给我们贷款养牛,利率低、简单快捷,对于我们庄稼汉很实用。”养殖规模迅速的扩大村民笑着感谢邮储银行。

“现在的肉牛质量好、价格高,一头牛能卖20000多元,刨除抓牛和饲料成本16000多元,好的时候净挣5000元。”

刘志刚已经养了20多年的肉牛,最早的时候,只能是小打小闹,抓几个牛犊育肥,或者靠母牛繁殖,存栏数上不去,肉牛也卖不上价。有时候,面对市场行情好,但苦于没有资金,“相中”的牛,买不到,老刘有苦难言。

大学毕业的儿子回来后,刘志刚的观念改变了,在儿子刘邦瑞的联系下,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为他贷款25万元,存栏数也增加到了70多头。提起收入他眉开眼笑,一头牛能赚四五千元。以前,他不太赞同儿子回来养牛,因为太辛苦,病害多,现在有了邮储银行的大力扶持,父子二人的心气儿更足了,听说省里又有了新政策,他准备和儿子商量一下,翻新一下牛舍,扩大一下规模。

刘邦瑞所说的省里的政策,就是今年9月吉林省出台的《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

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行长赵宏介绍,该行紧扣金融支持“秸秆变肉”主题,深研肉牛产业,放大资源优势,强化政策带动,优化服务保障,作为试点,该行一个月来,投放了2000余万元,而累计养牛贷款已经投放了6200余万元,本年度就投放了4500余万元,将肉牛产业作为服务地方、服务三农的一个新的重要支柱点,也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可。

号令响,“邮”先行,作为国有大行和服务三农的“国家队”,邮储银行深耕广阔热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 11月10日,“乡村振兴 邮储兴牧”活动启动会暨“邮牛易贷”系列产品发布会召开。

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长宋贵武介绍,“邮牛易贷”系列产品立足吉林省肉牛“小规模、大群体、多层次”的基本特征,大力推广“银村”“银政”“银担”“银企”“邮银”“肉牛极速贷”“流水贷”“活体抵押”八大模式,“一户一策”制定服务方案,满足肉牛养殖户差异化金融需求,全方位、全链条支持肉牛产业振兴,加快吉林省肉牛产业集群建设进程。

牵住牛鼻子 过上牛日子

今年10月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曾到前房身村就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他指出,梨树县农牧业生产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畜牧业发展基础良好,肉牛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在品种培育、养殖技术、拓宽市场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肉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要坚定发展肉牛产业信心决心,发挥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规划养殖布局、扩大产业规模,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刘建军行长的到来,让前房身村的刘小东养牛不再为资金犯难。

“现在养牛不用担心了,银行领导入户给咱们说政策、问困难、唠发展。养牛缺钱邮储银行帮助贷款,缺技术找人给上门指导,肉牛出栏给琢磨销路。这么省心肯定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啊!前两天,我向邮储银行又申请了100万的贷款,建了新牛棚,能够存栏200头,养殖规模再翻一番。”

刘小东已经养牛十多年,从贷款一两万,买上几头牛,到2018年贷款30万存栏100头,再到今年贷款100万元,存栏数200头。现在,刘小东养牛规模更大,底气也更足。刘小东感叹,没有邮储银行的扶持,他想都不敢想。

乡村无产业不兴,农民无产业不富,乡村振兴的关键还在于发展产业,特别是要引金融活水精准助力产业发展。

吉林省副省长蔡东表示,畜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环境友好、一二三产业融合之路,计划“十四五”末,将吉林省打造成为全国肉牛种源、饲养基地,肉牛存栏规模达到1000万头,肉牛产值要达到2500亿目标,成为全省经济重要增长点。

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表示,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集全行之力深耕三农金融领域,本年投放小额贷款109亿元,同比多投26亿元,实现净增19.75亿元,同比多增15亿元,业务放款、增量、余额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尤其是深入助力“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本年向肉牛养殖行业投放贷款7.19亿元,同比增长218%。

落实信用村 破解融资难

“母牛生母牛,三年五个头。”桦甸市红石砬子今年46岁的村农民程存志,自2016年开始,用种地的两万元积蓄,买了一头母牛搞起黄牛养殖,发展到如今的12头。对依靠养殖实现增收致富充满了信心的程存志,一直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却因为资金的问题一筹莫展。

“这几年一直养黄牛,发展也好,想再扩大养殖规模,却没有资金,邮储银行发放的这个黄牛养殖创业担保贷款确实好,对我们农民创业扶持很大,这笔钱下来后,我要好好发展,争取把养殖规模再扩大。”程存志说。

邮储银行桦甸市支行以“银政合作”为平台,以“整村授信”为依托,以黄牛养殖创业担保贷款产品为桥梁,持续强化对桦甸市肉牛产业链的金融供给支持。

邮储银行副行长宋贵武表示,邮储银行将提高肉牛养殖大数据应用能力,持续扩大“线上秒批”覆盖面,将人民银行联建信用村与数字化转型有序衔接,力争到2022年末,建成5000个信用村,信用户达到10万户,切实做到“整村开发”“授信上门”。

“我们还将围绕全省100个肉牛养殖大镇、1000个肉牛养殖专业村、10000个肉牛养殖大户和千头以下新建(改扩建)项目,强化融资供求衔接,精准扶持中小养殖户及肉牛全产业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预计到2022年末,肉牛产业信贷投放额力争突破20亿元,较2020年末翻两番。”

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今后将继续发挥网点遍布城乡、人员扎根农村、邮银协同联动的综合优势,率先将肉牛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科技赋能有效融合,着眼大格局,全面推动金融服务畜牧业发展,为牢固构筑吉林省农业发展新优势贡献邮储力量。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