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公主岭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09月24日09:00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9月的岭城大地,艳阳高照,绿草如茵,走进公主岭市双城堡镇黄花城子村村部,一大片黑油油的木耳长势喜人,一垄一垄茂盛鲜嫩的香菜伴随着阵阵微风摇摆舞动,一派丰收景象。

当初,黄花城子村没有一条砂石路或水泥路,阴天下雨村民出行困难,基础设施落后,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两年前,公主岭市纪委监委派出驻村工作队来到黄花城子村开展精准扶贫,土路升级为砂石路和水泥路、引进安全饮水项目、实施危旧房改造、建成光伏发电站、扩大木耳基地规模、运营心连心超市,从谋划脱贫项目、传授种植技能到打开产品销路,在市纪委监委全力推动下,黄花城子村2019年底实现全面脱贫。

说起黄花城子村的变化,贫困户齐国民老人打心眼里高兴。他说:“市纪委来帮扶后,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第一条就是吃水方面,吃上了安全水;再就是这个道都修好了,生活改善了,下屯卖货的都直接到家门口了。”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的黄花城子村,早已甩掉贫困“帽子”,下一步怎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成为摆在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面前的重要课题。

公主岭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积极学习借鉴其它地区新型农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巩固现有发展成果,采取谋划农业产业优势项目和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积极探索推动黄花城子村振兴发展的“纪检人方案”。

乘势而上,做大做强“木耳项目”。早在2018年6月,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就同村支部班子赴外地考察产业项目,结合黄花村土壤特点和地理优势,发展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几年来,黄花城子村木耳项目搞得有声有色,仅村部半个院子,就能容纳4万袋菌株。每年10月,木耳开始上市,由于品质好,价格低,经常一开秤就被订购一空。眼看收益逐年向好,市纪委监委也抓住机遇,积极联系公主岭农商银行和春城农商银行通过市慈善总会各捐赠20万元,帮助扩大木耳种植产业,扩大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根据目前木耳长势及前期产出情况,预计2021年总产量能达到3000至4000斤,按每斤40元的价格计算,预计产值可达16万元。对于这部分收入,工作队早就有了支出计划,除去一部分用于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其余部分将用于资助村里贫困户子女上学和大病医疗等项开支。

木耳种植不仅让集体的腰包鼓了,也为村里不便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在木耳基地,常年务工的村民有10多个,全部是贫困户,孙凤文就是其中一个,因为要照顾两个上学的孙子,不能外出打工的他,一直在木耳基地打工。“木耳其实好侍弄,还有技术员来教我们,活也不累,干一年村里能给开3000多块钱工资,家里日子也不那么紧巴了。”

创新模式,“棚膜经济”接续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结合贯彻落实吉林省实施“百万亩棚膜建设工程、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把发展“扣大棚”作为推进黄花城子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2021年初,公主岭市纪委监委向市里申请专项扶贫资金360万元,使用村集体土地20亩,建设14栋蔬菜大棚,并成立“公主岭市禾园有限公司”,摆脱传统家庭经营模式,对大棚种植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在棚膜项目正式投入生产之前,20亩土地也没有浪费,驻村工作队根据当地土壤特点以及市场需求在不影响棚膜项目建设的情况下,决定先行种植成本低、生长期短、成活率高的香菜,结果第一茬香菜就赶上了好行市,净利润6万多元,预计第二茬净利润也得2万多元。

“不赖,我这个老太太今天一天自己起了10筐,挣了100块钱!”一位七旬老人搬着最后一筐绿油油的香菜来到地头过秤时笑吟吟地说道。驻村工作队集中村里贫困劳力30余人,集中收割,上秤计数,现场发钱,既带动了群众勤劳致富,也给贫困户带来了实惠。

夕阳西下,黄花城子村的文化广场又热闹了起来,吃过晚饭的村民们在广场上扭秧歌、打篮球、相互拉着家常......在夕阳的映射下,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美滋滋的微笑。(陈丽茹)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