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聚焦“老小旧远” 温暖千家万户

——蛟河精准做好民生实事纪实

2021年09月07日09:10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近日,在蛟河市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杨军高兴地说:“我打上疫苗了,医院的大夫上门来给检查了身体,然后给打的。”

为全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提供新冠疫苗上门接种服务,是蛟河市精准做好民生实事的一项举措。截至8月31日,在保证接种老人安全的情况下,蛟河全市39家养老机构1526位入住老人,已有1474位老人接种了疫苗,接种率为96.59%。

年初以来,蛟河市聚焦“老小旧远”,从小切口入手,关注大民生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他们聚焦“老”字,让老年人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聚焦“小”字,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聚焦“旧”字,实施老旧小区、道路改造,让广大市民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生活;聚焦“远”字,着眼长远发展,群策群力,让百姓笑脸成为蛟河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自去年蛟河市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以来,已有325位集中供养老人入住中心。”蛟河市民政局综合科科长王强说,“今年,蛟河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保障。6月12日,蛟河市康养德仁医院在中心正式营业,中心成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医疗救治。”

集中供养老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蛟河市也在密切关注,加强服务,最大化地保障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生活权益。年初以来,蛟河市民政局多次对全市1143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情况进行入户核查,并出台《蛟河市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规范细则》,签订市、乡、村、监护人四方照料服务协议,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发现监护人对分散特困人员生活照料质量较低的,取消照料服务资格,收救到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进行集中供养。

老有所养,幼有所学。蛟河市由民政局牵头成立了未成年保护工作委员会,增加成员单位,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完善政府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把业务拓展到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关爱保护工作。摸底排查,对全市149名农村留守儿童,529名困境儿童建立“一人一档”社会保障,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对老旧小区、道路的改造,今年蛟河的力度也特别大。“2020年上争资金2935万元,对8个小区15栋居民楼进行了改造。今年,蛟河市投入资金3141万元,对17个小区62栋居民楼进行改造;投入的资金增加了,改造的小区多了,受益的居民也更多了。” 蛟河市住建局副局长朱兰慧说。

位于蛟河市民主街道天源小区,下水管道堵塞、水泥路面粉化、防水卷材老化。蛟河市住建局多次组织街道、社区、城管大力宣传旧改的相关政策,召开协调会,深入小区听取居民改造意愿,并按照居民意愿着手解决这些问题。8月中旬,天源小区焕然一新,小区居民欢欣鼓舞。部队家属楼改造时,居民郭彩凤老人每天都到现场观看施工进度,看到拆除了私搭乱建的棚子、菜地,重新铺设了雨污管线,新修了道路,建设了凉亭、廊架,种植了树木、草坪,修建了下沉式绿地……老人高兴地说:“老旧改造,把我们小区变成高档小区了。我68岁了,回头把家里也装修一下,哪也不去了,就在这儿养老了。”

朱兰慧说,随着改造工程的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小区环境、居住环境都将全面改善和提升,尤其是小区将由过去的“无人管”变为现在的“有人管”,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也大大提升。

既要为百姓解决好眼前的实际问题,也要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长远打算。这是蛟河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亮点。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蛟河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大力发展产业,提高村集体收入。他们经过科学论证,使用衔接资金793万元,在天北镇天心村、民主街道金星村等8个村,实施了村级黄牛养殖项目。“村集体建设牛舍,然后通过发包出租、与养牛大户合作、自营等方式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力争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预计年可增收48万元。”蛟河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赵海峰说。

蛟河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蛟河市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他们聚焦“所期所盼”找短板、排问题,聚焦“数量质量”立项目、定措施,聚焦“落地落实”强推进、严考核,目前510个党支部确定的2005个实事项目已完成1248个。未来,他们将进一步压实责任、提升服务,确保实事项目推进有力、措施有效、成果显著,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马婧) 

(责编:张舒、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