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稳稳 幸福满满——吉林省“十三五”期间就业工作扫描

2021年01月06日13:59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就业稳稳 幸福满满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就业稳,则本固、邦宁、心定、民安。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9年末,一二三产就业人员比例分别为32%、20.8%、47.2%,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4.23万人,完成年计划115.38%;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03万人,完成年计划100.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6万人,完成年计划69%。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2万人,完成年计划106.73%。

数字背后是民生。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吉林省就业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十三五”以来,全省人社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政策扶持、援企稳岗、创业带动等方式,全力保障城乡居民就业,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底气与信心。

2016年以来,吉林省从落实稳就业举措,到就业扶贫专项行动的开展,一个个政策的深入推进,结出一项项就业成果。在政策的红利下,全省就业工作绘制出全新的幸福底色。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筑牢民生之基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人社系统始终把就业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心和最大的民生工程,积极作为、主动出击。

落实稳就业政策。连续数年出台稳就业保就业相关政策文件,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对原有积极就业政策进行了拓展,将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纳入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延长了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期限。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给予5000元一次性初次创业补贴。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定期向市(州)政府通报全省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成立了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推进大会。制定出台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文件10余个,在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融资贷款、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开展返乡创业基地创建工作,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返乡创业基地建设格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2018年以来命名的95个省级返乡创业基地发放资金补助3520万元。开展返乡创业示范县创建活动,命名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24个。预计到2020年末,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达到11.72万人。

2019年,在国家召开的部分省份返乡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以《高位部署多措并举实现吉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新跃升》为题,介绍了吉林省经验及做法。

织牢社会保障网络

兜住民生底线

紧盯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大龄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根据就业创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岗位、推荐就业,做好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

建平台、优服务、促创业。每年在全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征集岗位用工信息,加强劳务输出对接。2020年,针对疫情的影响和冲击,组织各地开展线上招聘,设立了24小时就业服务热线,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有组织劳务输出1.14万人。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了“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和高质量就业示范行政村创建活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全覆盖。

积极开展跨省劳务合作,设立省级驻外劳务服务机构11个。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培育劳务经纪人8300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素质,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11.8万人。注重劳务输出品牌建设,命名省级劳务(农技工)品牌64个。

“十三五”期间,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78万人。援助零就业家庭5339户,实现就业5345人,援助率100%。从2016年开始,持续开展去产能再就业专项帮扶行动,帮助3217名去产能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开展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修订了《吉林省就业促进条例》,印发了《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吉人社联字〔2019〕187号)。2018年,实施了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万人培训计划,全省共培训1.5万人。按照“保基本、可持续、均等化”的原则,形成了覆盖全省的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提升人才队伍技能

服务高质量发展

实施就业扶贫。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人社扶贫的首要任务,先后出台8个政策性文件,涉及自主创业、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开发、技能培训、扶贫载体建设等多个方面。

开发了就业扶贫信息管理子系统,实施“五个精准”“五个到位”,即贫困劳动力就业和培训意愿、就业能力及就业状况、就业扶贫载体、扶贫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精准,扶贫责任、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宣传、调研督导到位。

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意愿调查,建立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实名制台账。对培训后有就业意愿且尚未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制定出台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疫情期间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5000个。

创建扶贫车间112个,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2725人次。通过开展培训意愿调查,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为16281人;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15736人,其中参加种养殖培训8496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6159人。推进延边州与宁波市开展扶贫劳务协作,先后组织589名贫困劳动力赴宁波就业,促进4121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就业工作将围绕“六稳”“六保”工作重点,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就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记者万双)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