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抚松“绿生金”“雪变银” 倚山靠雪焕新生

2020年12月18日09: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吉林抚松“绿生金”“雪变银” 倚山靠雪焕新生

一个计划投资上百亿元的旅游项目,“砍不动”一棵小小的槐树?

记者近日在吉林省抚松县采访,经过长白山鲁能胜地滑雪场附近时,一棵槐树将公路一分为二。抚松县官方回复称,不管新建项目有多好,绿色发展的底线绝对不碰。据介绍,长白山鲁能胜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就是秉持“不砍树不伐林”的理念,所有道路都遵循原有规划建设,实在避不开的就绕道。

这就是那棵槐树谁也“砍不动”的原因。

吉林省抚松县位于长白山核心区域,农田多在半山坡,耕种极为不便。过去,当地村民在温饱线徘徊,年轻人多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近年来,当地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之路。

“靠山吃山”新招甩掉“穷帽子”

东岗镇沿江村曾是抚松县倒数第一的贫困村,村民甚至要依靠领救济款过日子。这样贫苦的日子被一个叫于丽的年轻姑娘改变了。

2001年,于丽靠种蔬菜成了抚松县少有的“万元户”,在当地轰动一时。两年后,她被村民选为沿江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于丽力排众议决定“靠山吃山”,带领全村种蔬菜、卖山货、搞采摘。几年下来,她放出了豪言:“我们村的菜不到,松江河蔬菜价格就要翻一番。”

2016年,沿江村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较于丽上任之初翻了两番。

近些年,抚松县依托长白山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于丽察觉到了机遇,她号召年轻人赶紧回乡发展。“在旅游区开饭店、当导游、拉出租的,好多都是我们村的小孩。”

来自城里的游客纷纷来到沿江村睡大炕、吃农家饭,寻找新鲜感。于丽笑言,村里的笨鸡都不够吃了。

绿水青山下的沿江村,2019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4万元。

“冰天雪地”留守儿童过上“暖生活”

七年前,为了发展生态旅游,抚松县漫江镇前进村和枫林村160多户村民整体搬迁到松江河镇。在这两个贫困村的旧址上,长白山鲁能胜地拔地而起。

落雪入冬以来,长白山鲁能胜地滑雪场的游客量与日俱增。2018—2019年雪季,当地游客量达到8万人次。今年雪季,预计这个数字要翻一番。

司空见惯的冰雪改变了前进村“80后”打工人毛建凤的生活。常年漂泊在外,生活成本高、挣得又少,一年下来也攒不下多少钱。曾经,毛建凤一家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努力让孩子离开这道山沟。

如今,情况彻底改变了。毛建凤在旅游度假区找到了新工作,上下班有班车,每年收入四五万元,一家人的住所也从漏风的木楞房变成镇上80多平方米的楼房。

“冰天雪地”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但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看,毛建凤最欣慰的是“儿子再也不用当留守儿童了”。

绿色种植让人参之乡占先机

抚松县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人参年产量约850万公斤,约占中国总产量的38%;全球人参70%的交易量在抚松的人参市场完成。

在抚松县1500多年的野山参挖掘史和450多年的人工栽参史中,大量森林遭到砍伐,土壤饱受农药、化肥侵袭,历史形成的粗放式种植方式一度让人参价值大跌。

近些年,抚松县痛定思痛,成立了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探索高质量种参之路。

“我现在都是雇人手工抓虫子。”在参棚边,东岗镇新华村参农安凤军说。

依托绿色发展,参农们最终收获了回报。随着中国有关政策收紧,人参市场风云突变,高农残人参市场迅速萎缩。人参不是一天长成的,抚松县提早一步占领了市场先机。

“以前农残高,论斤卖不过百十元;现在论根卖,品相好一些的就上万元,甚至卖上十几万也不奇怪。”安凤军说,这笔账参农算明白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不仅改变了抚松县一个个山村的命运,也在深刻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记者郭佳)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