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优化教育资源 提升民生福祉

2020年10月19日08:35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优化教育资源 提升民生福祉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关注贫困地区和家庭困难群众,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地处吉林省中南部的东丰县,曾经一度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强校挤破头,弱校招不到生,群众反映强烈。

为了破解难题,东丰县多措并举推动义务教育向均衡、规范、优质方向发展。

东丰县重新规划调整中小学校布局,新建、扩建校舍,形成了两所初中南北相应、四所小学各据一方的布局;调整师资配置,东丰县采取了一项堪称大胆的举措:强校与弱校师资流动,被家长看中的名师们由重点校流转到薄弱校授课;所有学校全部平行分班、阳光排座,义务教育阶段一律取消晚自习,统一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和家庭作业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东丰县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看到了变化、感到了公平。

东丰县的教育改革只是我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年轻教师扎根基层,我省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全国第8个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省份。

走进抚松县实验学校,平坦的塑胶操场、明亮的教室和城里的学校一样整洁美观。多媒体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学习编程技术;舞蹈教室里,孩子们翩跹起舞,如仙鹤般轻灵悦动。学校校长张焕林骄傲地说:“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如今,我们这所曾经的农村薄弱校一年一变样。”

同样感到幸福满满的还有汪清县罗子沟镇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在这所百年历史的老校里,不仅配备有教学理念新颖且才艺出众的各学科教师,还配置了兴趣活动室,学生每周可以自选学习书法、绘画、古筝等传统艺术课程。家长们对此满意,都称赞道,学校让孩子们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2014年起,省教育厅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编订了《吉林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截至今年,全省共新建、改造校舍面积320万平方米。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多媒体电子白板和软件资源,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网络学习人人通。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边远薄弱学校辐射,有效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因贫失学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因贫失学,是省教育厅在全省推进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据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原有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已于2019年10月份全部劝返复学,实现了全省义务教育保障标准下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的目标。

为了巩固提高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完成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省教育厅还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联合七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同时,为做好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省教育厅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各地控辍保学情况进行严谨细致地督查督办。

吉林市原有家庭经济困难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13073人。市教育局建立定期监测、辍学报告、定期通报等工作制度,设计“一家一案,一生一案”,通过精准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和助学政策,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重返学校。2019年,吉林市又面向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农村低保学生、建档立卡学生、家庭困难残疾学生、免费午餐学生发放资助金1831万元,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为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前郭县教育局组织专人成立包保领导小组,对疑似失学儿童做全面跟踪调查。为身患残疾的特殊学生制定专门的教育方案、教学计划,以老师主动送教上门的方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

在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基础上,我省教育部门还持续关注贫困地区学生的健康成长。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学校食堂抓起,从每日早(午)餐入手,全面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以稳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目前,我省有11个县(市)被列为试点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过5年多的规划建设和统筹管理,2017年9月末,敦化市、龙井市、和龙市、图们市、延吉市、珲春市、通榆县等7个试点县(市)已经全部实现学校食堂供餐,覆盖面达到100%;全省313所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中,共有276所试点学校实现食堂方式供餐,占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总数的88.82%,高于国家试点县学校食堂供餐平均比例74%水平。

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几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倾尽全力,精准把控“一县(市)一特色,一生一标准”的工作目标,盯住每一个县(市),看住每一名学生,让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少年儿童求知求学撑起了一片蓝天。(记者李文瑶)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