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实施精准流行病学调查 扩大检测范围

2020年05月21日09:06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实施精准流调 扩大检测范围

5月20日,我省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吉林市疫情防控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吉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立民介绍了吉林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况,并同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科学家、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武桂珍,舒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成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杨立民首先通报了吉林市目前疫情情况。5月19日1-24时,吉林市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丰满区病例,是在管控范围内经主动筛查发现的确诊病例;当日治愈出院2例(舒兰、丰满各1例);当日在院治疗25例(均为本地病例),其中,舒兰市9例、丰满区13例、船营区2例、昌邑区1例。自5月7日舒兰市报告首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截至5月19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40例,其中,舒兰市20例、丰满区17例、船营区2例、昌邑区1例;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例;报告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1181人,其中舒兰市468人;报告确诊病例次密切接触者3438人,其中舒兰市1175人。

杨立民介绍,目前,全市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加强防控。多方协作、精准流调。5月7日,舒兰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吉林市第一时间抽调市、县两级流行病学调查骨干,组成8支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赶赴舒兰市,深入患者工作单位、居住小区、活动场所广泛深入开展传染源追溯、风险人群排查、密切接触者判定。国家、省及时向吉林市派驻流调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省内各市州及时派出流调专业队伍增援吉林市,为精准排查并隔离管控传染源、阻断疫情蔓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省、市、县四级流调队伍紧密配合,对传染源进行全方位追溯,对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第一时间排查、检测和管控。截至5月19日24时,全市共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0228人。

突出重点、扩大检测。舒兰市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模式,丰满区组建了40个核酸采样专班,全力开展工作。对排查出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确诊病例所在的重点单位、重点小区、重点场所的人员以及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消除可能存在的疫情隐患。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吉林市调配了2套P3移动实验室,省卫生健康委向吉林市调配了1套P2移动实验室,全力保障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做到“应检尽检”。截至5月19日24时,全市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88303人。

多措并举、调配物资。为了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省、市政府持续加大防疫物资统筹调配力度。省内各市州和社会各界也向吉林市积极提供援助支持。中国一汽集团决定分三批次向吉林市提供共280万元的现金和物资,为保障吉林市疫情期间工作用车,一汽移动出行第一批车辆已经到达市政府,用于支援抗疫一线。

针对国家卫生健康委援舒兰国家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移动负压帐篷P3实验室)的相关情况,以及群众如何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武桂珍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据了解,受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指导组委派,国家卫健委援舒兰国家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移动负压帐篷P3实验室)于5月13日分别从哈尔滨和绥芬河出发,携带负压帐篷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4套生物安全柜、3个核酸提取仪、6个PCR仪、两台冰箱、1台高压灭菌器等设备和耗材300余箱,抵达舒兰。截至5月19日6时,实验室已连续运转116个小时,累计完成超过万份样本的检测工作,单日检测量超过2500份。武桂珍带领的实验室检测专家团队由26名专家组成,全部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病毒病所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病毒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机构,在历次国内外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转战舒兰市之前,队伍刚刚圆满完成援助绥芬河、哈尔滨为期一个多月的任务。在接到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指导组指令后,团队携负压帐篷实验室这套防疫“利器”再次逆行出发。

舒兰市地处北纬44度世界黄金水稻种植带,被誉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舒兰市如何做好备春耕生产工作?对此,张建成表示,今年舒兰市计划播种旱田141万亩,水田75万亩。目前,舒兰市旱田播种已经结束,玉米出苗率达到70%。水田已插秧41.6万亩,占计划的55.5%,其余在6月初完成插秧,预计今年“舒兰大米”优质水稻产量可达到45万吨。为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舒兰市主要从开辟绿色通道、加强疫情防控、强化农技指导等方面进行应对。为此,舒兰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窗口,为农用物资运输车辆统一办理通行证;对外出进行春耕生产作业的人员逐一进行登记测温,坚决不允许人员聚集。针对居家隔离不能外出种地的农户,村社成立帮扶小分队,无偿代其耕种,确保不误农时;成立了20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组成的线上服务团队,累计指导培训农民8万余人次。(记者张鹤)

(责编:王帝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