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村庄——一个“90后”乡村工作者的一天

2020年02月16日08:22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守卫村庄

  2月15日,伊通满族自治县。

  平日里热闹的县城,如今一片静谧,通往各乡镇的道路十分顺畅。

  李琳是伊通县马鞍镇宣传员,今天是她参加工作的第95天。

  “请您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祝您工作顺利……”7点30分,李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第一个内容是电话询问她包保的24位亲友的身体情况,以及复工后是否做好了防护。

  疫情发生以来,伊通县实施一系列防控措施,确保居民安全。李琳刚接手工作不久,却身兼数职。在“我爱我家亲情包保”的疫情防控活动中,李琳一家一共分到72个包保任务,每天第一项工作便是电话询问和提醒。

  今天,武汉返乡人员张某隔离期已满。早8点,马鞍镇党委副书记王炜和几名乡镇干部赶往新发村吴家油坊。李琳随同前往。

  沿途各村的路卡点都要测过体温才能通过,车辆走走停停。

  路过富民村时,乡亲们正给路卡值班人员送面包和方便面。脱贫户张大爷烧了满满两壶热水,连同春节前大伙送来的饮料,他没舍得喝,也都送到路卡处。

  “这两天气温变化大,村子里上班的人也多了,你们多穿点。”张大爷朴实地笑道。

  李琳掏出手机,把这一刻定格。连日来,这样的场景李琳见过多次,每次都令她感动。

  防疫的路上,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感动,对全镇人民来说,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李琳每天下班后,都会把这些信息汇总,编辑成文章,发到公众号上。

  10点,吴家油坊屯。

  张某隔着大门和乡镇干部聊天。他说他的身体很好,能够平安度过隔离期很高兴。再过几天,要去长春找份工作。

  张某对村干部和志愿者们的帮助一次次表示谢意,也对李琳每天的电话问候十分感激。

  李琳心里有点小自豪。作为刚入职的乡村工作者,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中午,村里买不到盒饭,大家只能用热水泡了碗方便面吃。

  李琳1997年出生,走村访户时,大家都拿她当个孩子。

  “这是村里发的口罩,你总在外跑,给你戴吧!”新发村李大爷把一个淡蓝色的口罩递过来。

  “大爷,我有口罩,您留着……”李琳心里暖暖的。李大爷的儿子原打算这个月举办婚礼,一切都置办齐全了。为了保证村民安全,正月初三他便给亲友发消息,延迟婚礼。

  “这是一场全民战‘疫’,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李琳向记者感慨。

  “小李,我要回去上班了,乘今晚的火车。你能帮我打辆车吗?”下午两点,李琳接到村民的电话。

  最近,回城打工的村民渐渐多了。村里除了提醒他们要防护到位之外,还帮他们运送行李、订网约车。有时候,村干部也亲自送他们去机场或者火车站。

  李琳说,她还称不上村庄的守卫者,她是大家守卫村庄的见证者,年轻的她见证了一场全民战“疫”,也见证了人间温情。

  离开马鞍镇的当晚,记者在李琳的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这个冬天,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再读这句诗,有了更深切的共鸣。”(记者孙翠翠)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