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党委+网格化”破解老旧楼院管理难题

2020年06月11日13:42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一、背景与起因

大像山镇西关社区地处甘谷县城西区,于2002年由南关居委和西关居委合并而成,社区共有1个党委,2个党支部,90名党员(含预备党员1名)。现有18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3043户,8383人,辖区内共有居民小区46个,其中“三无小区”35个,企事业单位49家,是一个集城中村散居户、老旧小区、新建小区、商圈楼宇为一体的混合型社区。近年来,西关社区以建设新型社区、强化社区基层治理为目标,突出党建引领,强化自身建设,抓好基础保障,实现了有人管理、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社区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凝聚功能、治理功能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西关社区辖区范围大、群众居住分散、人员结构多样,且辖区内有许多老旧小区,由于建造年代较为久远,许多老旧小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物业管理差甚至无物业管理的情况,基础设施薄弱,维修养护难,服务群众难度大。一些老旧小区的房屋年久失修、后续管护难,小区环境卫生、治安防治等问题尤为突出,极易引发矛盾纠纷。位于县城大什字广场西侧的南小家属楼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该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是南街小学的集资房,房屋多手买卖或转租,产权几经更迭,住户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由于住户都不是本校教职工,原建设单位南街小学难以管理,小区住户、租户情况复杂,长期处于无人服务、无人治理状态。2019年,由于小区下水管网损坏,小区污水溢出,严重影响了小区及附近居民的生活。

二、做法与经过

接到网格员反映的该需求信息后,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现场查看、召开联席会议,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辖区共建单位资源优势,严格落实“三张清单”要求,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群众的烦心事。这其中,社区西关社区“大党委+网格化”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西关社区升格为党委以后,先后将辖区内的49家企事业单位纳入了“大党委”的管理机制,并从其中较大的28家企事业单位中推选出了11名“大党委”委员和17名党建联络员,建立了“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参与商讨、决定社区重大事项,实现社区事项共驻共管、辖区内资源共享、活动共建。西关社区目前共有西坪小区、南北街小区、陈杨巷小区、南岭小区、南关街小区等五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都设有网格长、网格员、小区长,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制度,明晰了管理责任,通过日常巡查,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化解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县住建部门就是西关社区的共建单位之一,在解决南街小学居民楼下水问题时,住建局积极响应“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定分管领导直接参加专题联席会议,深入现场核查情况,与社区干部一起,逐单元、逐楼层、逐住户的征求意见,了解问题,与业主、租户进行了大量的面对面、心贴心沟通交流。在全面掌握问题由来及现状后,住建部门主动担当、积极尽职,立即安排专人,调配机械车辆,对化粪池进行了彻底清理清运。同时,为了一次性彻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住建部门、社区、居民代表共同商议,将原有下水管网无偿并入城市污水管网,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群众的烦心事。

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作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道防线,“大党委+网格化”治理体系同样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建立了“1346”疫情防控机制,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社区充分发挥“大党委”共驻共建机制,积极对接辖区共建单位,及时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辖区共建单位迅速响应、全面集结、主动出击,第一时间从机关党员干部中抽调精兵强将到社区报到,奔赴疫情防控最前沿,累计报到共建单位32个、党员干部850余名、社区志愿者136名。全面落实“包抓领导—社区包抓干部—共建单位人员—楼栋长及单元长”的四级网格包抓责任制和“领导包社区、干部包片区、单位包小区、楼栋长包户”的网格化作战模式。共成立党员先锋队3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66个,对120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楼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采取“微信电话、入户核查、主动登记、物业协助、邻里举报”等多种方式,对所有各村、所有住宅小区进行了全覆盖、地毯式的排查摸底。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党员和志愿者蹲点小区、轮班值守,充当“宣传员”“联络员”“守门员”,严格落实24小时管控措施,全面核查信息、疏导群众情绪、代购生活物品,切实守牢小区“大门”,赢得了小区居民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社区之所以能够迅速响应、迅速集结、全面动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区之前已经积累的基层治理经验。叶茂花园是甘谷县的一个较大型小区,住户达520多户,是一个物业相对规范、设施相对齐全、服务比较到位的新型小区。但是,随着近年来群众的需求提升,物业公司与业主需求的矛盾也随之出现,业主要求成立业委会的情绪高涨。为了积极回应业主诉求,稳步调处矛盾,社区网格员多次下沉一线,反复征求意见,听取业主诉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同时,与共建单位房管中心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同开发商、建设单位、物业服务公司做了多次沟通协调。在全面掌握业主需求、建设单位、物业服务公司三方矛盾焦点后,社区坚持边调处、边推动,适时启动了成立业委会前期工作。在确保大局稳定、趋势缓和的情况下,社区配合相关部门选举产生了业委会,为全体业主与开发建设单位、物业服务公司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提供了维护合法权益渠道。目前,该小区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业主满意度全面提升,矛盾问题全面化解。

三、成效与反响

西关社区在“三无小区”服务治理中,类似于南街小学的案例还有很多,在全域无垃圾治理、信访矛盾调处、物业服务管理等方面,“大党委+网格化”的模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与反响。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精准服务,让群众“舒心”。西关社区通过网格走访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根据群众的需求提供服务,让社区群众感到舒心。每个网格员都能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民情民意信息员、服务事项代办员、和谐稳定维护员的作用,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每天除了为居民办理老年证、出生证、医保、低保等事项外,均游走在自己的网格中,开展入户走访、调解纠纷、巡查卫生、治安等工作,居民需要什么就办什么。

二是贴心服务,让群众“放心”。在西关社区,党员志愿者都有固定的结对帮扶对象,及时解决社区弱势群体生活需求和困难。特别是针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走访,社区可以及时了解他们的运行情况和经营状况,在“大党委”的机制下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而促进辖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媒介作用。

三是保障服务,让居民“安心”。社区实行分片防控、联合处置,整合网格志愿者、管片民警、辖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巡防队员、安保人员,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积极维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四、探索与评论

社区是党与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政府治理的末梢神经,也是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更是城市治理的关键环节。社区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和营造基层的经济发展环境来说,探索和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西关社区的居民组成也越来越复杂,社区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对于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社区居民组成结构日趋复杂,居民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涉及小区环境、配套设施、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矛盾调处、特困保障、环境卫生、日常服务等各个方面。加之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养老需求逐渐凸显,社区娱乐、活动、家政等方面需求明显增多。二是辖区居民归属感有待加强。目前,部分群众自治意识薄弱,主动参与性不强,给社区治理带来了较大挑战,尤其是在有些工作中存在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共建共享。三是干部能力素质还需提升。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公益性岗位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结构偏大,工资待遇较低,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很多时候存在“有心无力”的情况。

下一步,社区在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方面,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再下功夫:

一是抓党建,夯实平安建设工作基础。紧紧抓住推进城市社区大党委建设的机遇,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成立社区党委,将辖区内的49家企事业单位纳入社区党委机制,建立社区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积极对接建立“需求意向、共享资源、共建项目”三张清单。及时召开党委委员联席会议,讨论制定平安建设工作推进计划,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和共建单位,积极调动辖区各方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反邪教专项排摸、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城区环境卫生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活动,优化社区治安环境和人居环境。

二是抓阵地,打造服务群众工作平台。以新建成的西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便民服务大厅、综治中心、禁毒室、调解室、心理疏导室,为受理办理群众来访、化解矛盾纠纷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社区设置党员活动中心、甘谷县城市记忆馆、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康复中心、卫生室、爱心室等,高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党建文化长廊、文化大院,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更好的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三是抓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新格局。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将社区划分成西坪小区、南北街小区、陈杨巷小区、南岭小区、南关街小区等5个网格,形成以网格长—小区长—小区协管员为线条、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相结合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和2名群众志愿者,坚持每天不间断开展巡查,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成为网格内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安全稳定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对于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与其他网格负责人协商解决或及时上报社区解决。网格化管理使社区工作重心下移延伸到了一家一户,情报信息来源更加广泛更加全面,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居民需求,及时排查化解矛盾和问题,实现社区安全稳定工作“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四是抓防范,促进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社会治安社会治,群防群治大家抓,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充分调动辖区内各单位工作积极性,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开展防盗、防火、防治安灾害事故宣传,实现“路、街、门、店、楼、院”联防联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制定敏感节点维稳工作预案,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和涉稳信息“零报告”制度,对涉军人员、上访人员等重点人群指定专人负责稳控。

五是抓帮教,确保重点人员管控到位。开展防范处理邪教问题专项排查摸底行动,组织社区干部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详细摸排辖区邪教人员底数,做到“发现一个,帮教一个”。认真抓好重点人帮教工作,对社区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精神障碍患者、涉军人员均建立管理,定期开展帮扶走访,落实帮教稳控措施;积极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禁毒宣传活动,上门入户发放禁毒宣传单,增强居民的识毒、禁毒意识。开展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组织社区干部定期走访登记辖区内外来暂住人员,建立流动人口花名册。按照“谁出租、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社区与出租户和用工企业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细化落实管理措施,严把流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确保外来人员管控到位。

(责编:王海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