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变得更好——第一书记毕水的奋斗愿景

2020年02月05日09:15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让“家”变得更好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毕水心里一直琢磨的关键词有两个:增收和健康。

  毕水是通榆县民政局的一名科员。2016年2月,组织选派他到通榆县新华镇农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农村要致富,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发展,光伏扶贫是我们的优势产业项目,今年要持续做强。另外,我们要发展好庭院经济,把‘一垧地,一块园’项目实施好”。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常年摸爬滚打在脱贫攻坚一线,毕水发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今年,我们打算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曾经的农林村,偏僻、落后,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全村976户2504人,村里土地贫瘠,村民观念守旧,多数村民还住在土房子里,甚至还存在住在草房、吃不饱饭的情况。

  短短4年时间,在毕水的带领下,农林村早已旧貌换新颜:村里有了致富产业,乡亲们腰包鼓了,住上了整齐宽敞的砖瓦房,村容村貌更是焕然一新。

  从喧闹的县城来到穷乡僻壤的农林村,如何开展工作?毕水曾一度充满困惑。

  “农村工作情况比较复杂,干工作不能只凭热血,最重要的是‘走心’,遇到困难多思考。”临行之前,县民政局领导这样嘱咐他。

  “走心”,那就应该走到村民心里,深入群众,融入群众。

  毕水从了解村情民意开始,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逐门逐院走、挨家挨户访。经过近一个月的走访,他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户。

  面对面的交流,也拉近了他与群众的距离,建立了心连心的关系。没过多久,他就适应了农村生活,和村民打成一片。他说:“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毕水决定充分利用通榆县的扶贫政策,在发展养殖项目上找出路。他起早贪黑跑项目,争取资金。2016年,他争取到项目资金9.1万元,购买母羊130只,以“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加入国裕牧业合作社,发展养羊项目,当年就为13个贫困户每户分红1008元。同年,他又争取项目资金22万元,扶持220户贫困户加入玉芳养牛合作社,当年每户分红120元。有了良好开端,毕水的信心更足了。在通榆县民政局的全力支持下,他引进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发展庭院肉鸡养殖,带动贫困户253户429人,每户获利360元;引进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项目,发展肉猪养殖,带动贫困户16户35人。

  脱贫工作呈现出来的一串串数字,背后的苦和累,只有毕水体会最深。平日里,毕水一心扑在工作上,吃饭的时候身旁常放着要学习的材料。有时候忙不过来,就在办公室泡碗面、啃面包对付一口。村民们关心地问他这样干能受得了吗?他笑着说:“没事,年轻就得多干点,踏实!”

  “农林村就是我的‘家’,我要用奋斗让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提起农林村的发展,毕水说:“我要把农林村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好,为全村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记者李娜)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