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師者仁心鑄大愛 躬身耕耘育桃李

——記鎮賚縣哈吐氣蒙古鄉學校校長夏友好

2025年09月10日14:21 |
小字號

在鎮賚縣哈吐氣蒙古鄉學校,有這樣一位校長,他用深情與擔當書寫著教育的華章,用行動詮釋著“為人師表”的深刻內涵,他就是夏友好。他的故事,如同春日裡的暖陽,溫暖著每一個師生的心﹔又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鄉村教育前行的道路。

“與其說是校長,我更願以‘老師’的身份,站在三尺講台上,與學生在一起。”今年55歲的夏友好對學生的牽挂,是從心底自然流淌出的深情。9月9日,教師節前夕,負責包保哈吐氣村和張海村的吉林省信用融資擔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到學校慰問,送來了乒乓球、足球等30多種共計價值5萬元的文教用品和體育用品。

當看到這些物資時,夏友好首先想到的是學生們又有新球玩了,隨后便想到生病的六年級學生鵬鵬(化名)要是知道該有多開心。今年8月17日,鵬鵬突發疾病,夏友好帶頭組織全校教師籌款,開學后他又與班主任一起進行家訪,悄悄將慰問金塞給孩子家長。當孩子復查歸來,他又第一時間趕來,握著孩子的手輕聲鼓勵。這份牽挂,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是他把每個學生都裝進心裡的見証。

夏友好關心基層一線老師,用實際行動為一線老師的成長鋪路,成了同事們心中的榜樣,也激勵著全體教師在教育道路上攜手前行。2023年3月,他主動退出職稱晉升,將機會留給基層老師。他說基層老師辛苦,要把機會讓給他們。這份無私奉獻的精神,成了同事們心中的榜樣,也激勵著全體教師在教育道路上攜手前行。

課堂是夏友好最熱愛的陣地。他總愛坐在教室后排,兩本厚厚的聽課筆記,密密麻麻記錄著教學細節。課后,他與年輕教師促膝長談,分享教學心得﹔課間,他會把基礎薄弱的學生叫到辦公室,耐心講解難題。在他的帶動下,校園裡掀起了義務輔導的熱潮,近500人次的課后指導,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每個孩子的眼睛。學生的身心變化明顯、學習熱情高漲,教學成果喜人:中考工作中,2023年參考人數27人,升入25人﹔2024年參考人數24人,升入中學20人﹔2025年,參考人數25人,升入中學24人。

對學生的關懷,夏友好早已超越了課堂的界限。留守兒童的家中,常出現他親切的身影,傾聽孩子們的心事,幫忙解決生活難題﹔看到孩子們席地午睡,他果斷從有限的經費裡擠出錢購置隔涼墊。“再窮不能窮孩子。”這句朴實的話語,是他行動的真實寫照。

“心中滿是感激與不舍,在課堂上汲取知識的專注、在操場上揮洒汗水的暢快時光,都是我人生中無比珍貴回憶,每當想起您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的那些細致關懷,心中便涌起陣陣溫暖,是您讓我們的校園始終充滿著向上的力量。今后,我會繼續努力,勇往直前……”

學生涵涵(化名)曾因家庭變故產生厭學情緒,夏友好和班主任持續找她談心、幫扶,為她點亮希望之燈。最終,涵涵以優異成績考入重點高中,一封飽含熱淚的感謝信,成了夏友好最珍視的禮物。在他心中,學生的成長與信任,勝過所有榮譽証書。

多年來,夏友好先后獲得“全國優秀班主任”稱號,被評為全市“黨務先進工作者”,學校也在2024年被評為“白城市民族教育示范基地”。

在夏友好的引領帶動下,哈吐氣蒙古鄉學校充滿了愛的氛圍。教師們紛紛以他為榜樣,義務輔導學生、創新教學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充滿愛的實踐活動,從慰問老人到獎勵積極向上的學生,從大課間的特色活動到校長帶領學生跑步鍛煉,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立德樹人的教育內涵。相信未來,這所學校將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教育之花,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學子。(田宏)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