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吉林大學“黃大年茶思屋”:茶香裡激蕩奇思妙想

寬敞的空間內,吉林大學師生坐在沙發上暢談科研想法,茶香、咖啡香和自由的思考彌漫交織,思想在開放交流中碰撞激蕩。
書香氤氳,茶思造夢。9月8日下午,吉林大學鼎新圖書館內,全新的“黃大年茶思屋”正式投入使用,作為開放、自由的師生交流空間。
黃大年茶思屋,是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生前在吉林大學地質宮內設置的一處交流場所。
黃大年回國工作后,將一個閑置的雜物間重新利用起來,一部分空間用作高性能機房,另一部分區域則變成茶思屋,提供免費的咖啡、茶水。在教學科研之余,師生來此小憩,聊想法、聊未來。“黃老師認為,不少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都是在相對放鬆的環境中交流碰撞出來的。”黃大年紀念館副館長於平回憶,“茶思是形式,重點在於思想的交流碰撞,最終目的都是解決科研難題。”
2017年,黃大年不幸因病離世后,吉林大學保留了地質宮內黃大年茶思屋的原貌,作為激勵師生科技報國的“地理坐標”和“精神印記”。
近年來,吉林大學傳承弘揚黃大年精神,積極推進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建設,持續推動廣大教師精業篤行、勤耕不輟,同時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今年,吉林大學將“黃大年茶思屋”建設列入年度工作要點,在全校范圍內推廣建設“黃大年茶思屋”,延續黃大年的初衷,將其作為師生思想碰撞、學術交流的空間。
“推廣‘黃大年茶思屋’的意義,在於一杯茶或咖啡裡,既有對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視,也有對奇思妙想碰撞的尊重。”吉林大學圖書館館長徐昊說。
新建成的“黃大年茶思屋”內,吉林大學5支“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及代表依次發言,交流教學科研心得。
“打造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師團隊的建設至關重要。我們努力實現以科研支撐教學,用理論鑄魂育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孫正聿說。
從地質宮走向更廣闊的空間,從單一學院面向全校師生,“黃大年茶思屋”承載起全新使命。
“通過‘黃大年茶思屋’建設,吉林大學進一步打造廣大師生學術交流、思想碰撞的創新平台,持續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融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奮斗實踐中,努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田輝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9日 1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新學期伊始,與抗聯精神相遇!9月9日這堂課值得期待!
- 人民網長春9月8日電 (記者馬俊華)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誕辰120周年。9月9日14時,吉林省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思政大課即將開講! 課程以“弘揚東北抗聯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為主題,由吉林省教育廳、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精心准備,通過“人民網+”客戶端、人民網吉林抖音號同步直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