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朝鮮族長鼓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朴聖燮:

長鼓彩裙舞新姿(傳承)

本報記者 鄭智文
2025年09月08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晨風習習,咚咚長鼓聲響起。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內,舞者們身著朝鮮族傳統服飾,將長鼓斜挎於身,兩手分持鼓鞭、鼓槌,奏出不斷變換的音符,伴著節奏翩躚起舞。

  “注意節奏,齊舞部分的氣勢還得提升。”節奏漸緩,舞蹈落幕,場地一隅,朴聖燮認真看著長鼓舞排練,提出指導意見。

  朴聖燮是朝鮮族長鼓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與長鼓舞結緣已久。“16歲開始學長鼓舞技藝,當年‘一見鐘情’的長鼓舞,如今已相伴大半輩子。”年過六旬的朴聖燮笑著說。

  1978年起,朴聖夑在圖們市歌舞團從事舞蹈和編導工作。1993年,朴聖燮到圖們市向上街道任文化站站長,頭一件事便是組建一支長鼓舞隊。

  “離開歌舞團后發現,老百姓十分喜愛長鼓舞,但缺乏學習的機會和渠道。”起初,街道內有一支由20多名愛好者組成的老年長鼓舞表演隊,朴聖燮決定以此為基礎組建隊伍。

  可工作剛起步,他就發現難度不小:全街道隻有11隻長鼓,沒有演出服裝和道具﹔隊員平均年齡60歲以上,幾乎沒有舞蹈基礎。“與大多數舞蹈不同,長鼓舞不僅追求舞姿綽約,還對演奏有著較高要求,講究舞韻協調。而且擊打節奏變換多,舞步和動作多樣,專業舞者學起來也並非易事。怎麼辦?”朴聖燮認真琢磨起來。

  “長鼓舞的靈魂在於長鼓,這不僅是道具,更是樂器。長鼓舞集演奏、演唱、舞蹈於一體,實現了人、鼓、樂的高度協調。”從演奏開始,朴聖燮耐心教起長鼓舞節奏體系,並提煉總結,整理出便於大眾學習的技法。而在舞蹈動作上,朴聖燮始終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從最基礎的動作講起,從舞姿和節奏的配合教起,逐步編排適宜不同基礎人員表演的舞蹈。

  努力終被看見。得知街道組建了長鼓舞隊,多方力量相繼提供支持,幫助購置道具和演出服裝,提供表演機會。表演隊積極參加各類演出活動,每年的演出平均達100天以上。

  幫助老人們實現了長鼓舞演出夢想,朴聖燮更加堅定要傳承發揚長鼓舞的決心。編教材、組隊伍、下鄉村、進校園……朴聖燮在一次次實踐中探索出適合長鼓舞的傳承之路。

  “長久以來,長鼓舞主要通過言傳身教來傳承,師傅傳幫帶很關鍵,但這樣的方式並不適宜大面積推廣。”結合自身幾十年的表演經歷,朴聖燮編寫《朝鮮族長鼓舞擊打培訓教材》,把代代相傳的10種擊打演奏法,以及新編創的15種擊打演奏法全部寫進書中,助力長鼓舞在當地的傳承推廣。

  2008年,朝鮮族長鼓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圖們當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長鼓舞,廣場裡、舞台上,經常可見身著彩裙、斜挎長鼓翩翩起舞的年輕身影。

  雖已退休數年,朴聖燮仍每日堅持排演,並定期組織演出,赴多地講授長鼓舞技藝……始終為長鼓舞的傳承忙碌著。如今,隊伍裡的成員從最初的以朝鮮族為主,變為多民族共同參與﹔獨舞、雙人舞、群舞,各類表演形式均能舞出風採。朴聖燮說:“希望長鼓舞代代相傳,越跳越精彩,舞出健康、歡樂和幸福。”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8日 19 版)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