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舉辦“AI+X”主題沙龍 探索賦能全域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正從“輔助工具”躍升為驅動社會變革的核心引擎。為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8月28日,“‘AI+X’重構全域數字新時代”主題沙龍在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
本次沙龍由長春市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指導,長春市數字經濟協會主辦,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市分公司承辦。活動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產業、政務、醫療、金融、教育等領域的創新應用,通過主題演講、案例分享等形式,為與會者呈現了一場思想盛宴。
活動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高校院所、行業企業的近千名代表線上線下參與,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在主題演講環節,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宋軒系統闡述了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AI技術已從單點突破走向系統創新,正在重構產業生態和價值鏈。”宋軒表示,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將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動能。
中國鐵塔吉林省分公司行業總監劉劍聚焦“深化‘人工智能+’行動賦能數智化升級轉型”,通過具體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顯著成效。中移(上海)產業研究院技術總監韓屹則重點探討了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前景。
在醫療健康領域,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健康數字分中心副主任李冬玲透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優化升級,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經濟的醫療服務,助力實現“早篩查、早發現、早干預、早見效、早康復”。目前,已有部分成果在吉林省人民醫院實現了落地應用。
吉林銀行小微金融部總經理吳琳介紹,吉林銀行依靠數智化小微運營體系,推動小微信貸從“人海戰術、獲客單一”到“AI智能、精准獲客”的不斷轉型升級,小微客戶長期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紓解。
活動期間,中科紫東太初、有雲數智等10余家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在工業、醫療、政務等領域的場景應用進行了深入交流。
近年來,長春市持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構建了“賽事+沙龍+俱樂部”的創新生態。與頂層設計、平台搭建、要素集聚、價值轉化以及氛圍營造形成組合拳,不斷釋放創新活力,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長春市數字經濟沙龍活動講者專業素養高,內容貼近應用,對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非常有幫助。結合我們參加大賽,了解到企業真實需求,引發我們如何精准提供科技支撐、進行人才培養,更高效成果轉化方面的很多思考,明確了主攻方向,這很重要。”宋軒表示。
據了解,長春市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與應用,搭建大模型創新應用公共服務平台,組建未來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實驗室,首批面向政務服務、行業企業、個人用戶的3個實驗室已正式揭牌(聯通主要面向行業企業,吉視傳媒主要面向個人用戶,創新研究院主要面向政務服務領域)﹔在研和應用大模型總量超過60個,訊飛司法、健數糖尿病足早篩、棱鏡靶向土壤改良等32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完成落地﹔已組織三批次數字化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包括吉林大學、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等17家高校、企業與科研機構,涵蓋了教育、科研、醫療、信息技術等多元領域。
本次沙龍活動是2025長春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的系列活動之一,是長春市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具體實踐,也是本屆東北亞博覽會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展示的重要環節,為攜手邁向數字經濟新藍海,開創東北亞美好未來提供了新動能。(喬振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