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化解贍養愁,司法守護夕陽紅——遼源市東豐縣大陽司法所探索“情法融合”新路徑

近日,遼源市東豐縣大陽司法所在化解老年人贍養糾紛中,探索出一條“情法融合”的新路徑,通過柔性調解與剛性法律雙軌並行模式,真正做到將法治融入基層治理,為老年人撐起“權益保護傘”。
以情為橋:用情感喚醒責任
大陽司法所始終將親情作為化解贍養糾紛核心紐帶。調解中,以“家庭會議”“親情談話”等方式,讓子女回憶父母養育之恩,引導其換位思考。例如,在調解長樂村八旬老人贍養糾紛時,老人被子女遺棄在司法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啟動關懷機制,為老人送上熱水、熱飯,安排專人陪同照料,耐心傾聽老人訴求,安撫老人情緒。同時,迅速聯系村委會及老人子女,明確告知遺棄老人的后果,並從親情倫理角度開展勸導。經調解,老人與子女解開心結,並現場制定贍養方案,子女認識到錯誤並接回老人,司法所同步跟進贍養方案落實,切實保障老人合法權益。
以法為盾:用規則明確義務
在贍養糾紛調解工作中,大陽司法所堅持“調解一案、普法一片”原則,將法律普及融入糾紛化解全過程。調解員針對子女推諉贍養義務、老人權益受損等問題,現場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贍養義務條款,明確子女對父母的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責任﹔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向當事人列舉遺棄、虐待老人的法律后果,通過案例和法條結合的方式,讓當事人直觀認識到贍養不僅是道德義務,更是法定責任。同時,司法所還為亟待贍養老人講解法律知識,引導其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實現糾紛化解與法治教育雙重成效。
多元聯動:構建權益防護網
贍養糾紛常涉及住房、財產、醫療分配等復雜情況,大陽司法所常聯合村委會了解並解決老人住房問題﹔聯合派出所簽訂調解協議防止矛盾再次升級﹔協調民政部門為老人申請臨時救助等,既解決當下照料難題,也建立了長效保障機制,形成多部門合力,讓老年人權益保障落地更扎實。
大陽司法所本著人文關懷的原則,在調解每一起贍養糾紛時堅持“情法相融”,探索出基層治理新路徑,從“家務事難斷”到“情法兼濟化糾紛”,將法律服務融入到基層治理當中,為法治鄉村建設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來源:遼源市東豐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法企共建”打造長春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
- 人民網長春7月11日電 (記者王海躍)為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7月11日,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與長春市工商業聯合會舉辦第三屆“法企共建”聯席會暨民營經濟促進法宣講活動,通過實地調研、法律宣講與座談交流,進一步凝聚法企共識,共繪發展新篇。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侯海霞主持活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