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期待更多“鴻蒙時刻”(人民時評)

谷業凱
2025年05月30日08: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部部突圍史,正是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走出舒適區、在“補課”中實現超越的歷史

  堅定信心,保持“既急不得,也慢不得”的心態,蓄積拼勁和韌勁,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片創新的熱土上,將出現更多的“鴻蒙時刻”,也將上演更多從追趕到超越的逆襲故事

  

  操作系統是信息技術的靈魂,重要性不亞於芯片。

  近日,華為正式發布兩款全新的鴻蒙電腦,我國自此擁有了從內核層就自主可控的電腦操作系統。這標志著國產操作系統在個人電腦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國產操作系統何以難突圍?研發周期長、投入大,且全球操作系統市場已高度集中。在個人電腦領域,經過幾十年發展,微軟Windows、蘋果MacOS全球市場佔有率合計接近90%。作為“后來者”,我國企業在這一領域面臨限制和挑戰,長期未能形成成熟的技術和產業體系。

  推進科技創新,就要往高處攀登、向難處攻堅。近年來,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技術合作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國內科技界、產業界迎難而上,推動國產操作系統逐漸實現從“能用”到“好用”的轉變,一些產品開始展現出較強競爭力。

  壓力下“轉正”的鴻蒙系統,已成長為全球三大移動操作系統之一﹔阿裡雲“飛天”系統可將全球百萬級服務器連接成一部“超級計算機”﹔國產操作系統開源生態社區迅速成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相關案例映照著我國在信息安全、產業獨立性以及技術自主權方面的不斷探索與努力。

  在科技領域,像這樣的逆襲故事不勝枚舉。太鋼把“百煉鋼”做成“繞指柔”,粉碎了“中國永遠造不出0.02毫米的‘手撕鋼’”的謬論。京東方、TCL華星、維信諾等企業崛起,推動我國顯示面板產業實現從長期依賴進口到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70%的跨越。國產基因測序儀、RV減速器以超高性價比,重塑全球市場格局。一部部突圍史,正是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走出舒適區、在“補課”中實現超越的歷史。

  地基打得牢,大廈才能建得高。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歷深刻復雜變化,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必須始終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年來,通過持續不懈的攻關,我國已經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也積累了許多重要經驗。比如,早在5G發展初期,就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立了產學研用各方組成的5G推進組,共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產大飛機研制過程中,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幾十萬人大力協同,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這些技術突破,都離不開體制機制的創新。

  向深化改革要動力,用好經驗、補齊短板,進一步破除影響和制約創新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才能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賦能助力。

  還要看到,實現自主可控、自立自強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在不少領域起步晚、底子薄,但只要明確方向、揚長避短、激發潛力,后發也可先至。從基礎研究到前沿技術,從國家謀劃到企業自覺,從昔日短板到今日成勢,創新已深深植根於中國大地、深深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之中。堅定信心,保持“既急不得,也慢不得”的心態,蓄積拼勁和韌勁,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片創新的熱土上,將出現更多的“鴻蒙時刻”,也將上演更多從追趕到超越的逆襲故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30日 05 版)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長春市淨月區2025年美育浸潤系列活動暨藝術展演圓滿落幕
  人民網長春5月29日電 (記者王海躍)29日上午,剛一踏進明澤學校,悠揚的歌聲、整齊的鼓點聲從樓裡傳來,原來,長春市淨月區2025年“淨月華章﹒藝韻綻放”美育浸潤系列活動暨藝術展演在這裡舉行。 本次活動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為核心,通過舞蹈、戲劇、朗誦、合唱等多元藝術形式,系統呈現淨月教育“五育並舉”實踐成果,打造了一場兼具文化厚度與青春活力的美育盛宴。…
吉林省?不,吉林市!
  提到吉林 很多人隻知吉林省 卻對吉林市比較陌生 這座與省同名的北國江城 不僅是“霧凇之都”“滑雪天堂” 還是擁有22℃夏天的 避暑勝地 北國江城 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東部 長白山脈向鬆嫩平原過渡地帶 緣江而生、依江而興、因江而美 鬆花江如同城市血脈 呈反“S”形穿城而過 滋養全城,奔流不息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后 吉林以“遠迎長白,近繞鬆花 扼三省之要沖,為兩京之屏障” 的重要地位 成為區域政治、軍事、經濟中心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吉林建省 治所設在吉林市 直至1954年省會遷往長春 來到吉林市 鬆花江游船一定不能錯過 江風拂面 兩岸美景徐徐鋪展 如果在晚上游船 還可沉浸式感受 “鬆江花月夜”之盛景 沿鬆花江而上 紅石湖清幽俊逸、白山湖偉岸雄奇 還有東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鬆花湖 三湖疊翠,恍若仙境 春末夏初 鬆花湖剛剛褪去“白雪外套” 湖水清澈,湖邊花草繁茂 打卡青山花海、觀漫天星河 來一場夏日露營、體驗漁獵技藝 或者和雲海一起 等待新一輪紅日從東方緩緩升起 詩人賀敬之曾贊 “水明三峽少,林秀西子無 此行傲范蠡,輸我鬆花湖” 乘坐纜車漫游雲端 環城而立的千山百峰盡收眼底 其中,最出名的四座山 朱雀山、玄天嶺、龍潭山、小白山 當地人稱之為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 舌尖盛宴 吉林市地處 北緯42°31′∼44°40′ 是“世界黃金玉米帶” “世界黃金水稻帶” “世界黃金奶源帶” 也是國家商品糧基地 “米”和“魚” 是江湖最慷慨的饋贈 春夏之交 冰消湖開 肥美的“三花一島” (鰲花、鳊花、鯽花、島子魚) 躍出水面,新鮮出湖 掀起一場舌尖與自然的狂歡 鰲花(鱖魚) 被譽為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 每年一到此時 不少游客遠道而來 隻為這一口清蒸出來的“鮮” 肉多刺少的鯽花 肉質潔白鮮嫩 熱油一煎,香酥“上頭” 肥而不膩的鳊花 鐵鍋一燉,香得口水直流 還有雪白細嫩的“島子魚” 隻需江水清煮 就讓人“鮮掉眉毛” 吉林市的美食 是粗獷與精致的融合 既有歷史的厚重 也有市井煙火的鮮活 吉菜的酸 是燉出來的、炒出來的 用糖裹著的、用冰碴子泡的 酸菜白肉、漬菜粉 冰糖葫蘆、大冷面 酸溜溜的嘎嘎開胃 吉菜的甜 是拔出來的、爆出來的、凍出來的 拔絲地瓜、鍋包肉、凍梨凍柿子 隨便哪一個都甜到你的心坎裡 吉菜的辣 是泡出來的、釀出來的 一碗米飯,幾道東北菜 配上點兒下飯小菜辣白菜 想不吃撐都難 吉菜的香 是烤出來的、涮出來的、煎出來的 滋滋冒油的小燒烤 熱辣滾燙的烏拉火鍋 外焦裡嫩、口感Q彈、軟糯適中的煎粉 每一種都能打開你的味蕾 人文富礦 除了旖旎的風光、舌尖上的美食 這裡更有悠久的人文歷史 全市開放的文博場館達到84家 在吉林市博物館 沉睡著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 ——吉林一號隕石 源於1976年的石質隕石雨 重量高達1770千克 形狀獨特 表面布滿了宇宙旅行的痕跡 吉林市被譽為“京劇第二故鄉” 百年前 吉林富商牛子厚創辦喜(富)連成社 開創京劇教學科班 培養了大批京劇大師 梅蘭芳、侯喜瑞 周信芳、馬連良等眾多京劇名家 都與喜(富)連成社密切相關 在吉林市京劇出科博物館 以中國京劇史上最大科班 “喜(富)連成社”為主題 展出了牛子厚創辦科班的珍貴史料 如果想感受文藝范兒 一定不要錯過 由林徽因設計、梁思成審定的 吉海鐵路吉林總站舊址 踏入站內 年代劇裡的場景扑面而來 創辦於1881年的吉林機器制造局 是清代洋務運動期間 東北地區最早的近代工業機構 也是東北地區 規模最大、設備最全 技術最強的軍火工廠 東北近代工業從這裡開始 吉林 用山水與人文 編織出時光流轉的浪漫 就現在,“吉”刻出發! 來源︱人民網 總策劃︱趙強 總監制︱楊義 張玉珂 監制︱周賀 李娜 謝龍徐冬兒 劉雲 統籌︱唐嘉藝 劉開陽 文案︱王海躍 出品︱人民網網聯中國融媒體工作室 支持︱中共吉林市委宣傳部 吉林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吉林市融媒體中心.…
“生態+教育+文旅” 長春蓮花山崛起研學新地標
   在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版圖上,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如一顆璀璨明珠,閃耀於東部。錨定發展航向,蓮花山以創建“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為沖鋒號角,精心擘畫冰雪、避暑、運動、康養、美食“五個蓮花山”的發展願景,沿著“招商先行、四區聯動、平台支撐”的路徑穩步前行,全力打造生態高顏值、經濟高質量、文化高品位、民生高福祉“四高”新圖景。 為全景展現蓮花山蓬勃發展的新風貌、新格局、新氣象,人民網記者走進這片充滿魅力與活力的熱土,打卡地域人文風光,觸摸發展強勁脈搏,探尋蓮花山的無限精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