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從沉睡到煥彩—鬆原市寧江區解鎖文物“新玩法”

2025年04月27日18:54 |
小字號

為全面貫徹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寧江區文旅局緊扣“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方針,通過考古前置機制革新、文物活化傳播創新、科技普查體系更新三大舉措,探索出一條文物保護與城鄉建設協調發展的新路徑,實現文物保護與區域發展協同共進。

“考古前置”,筑牢遺址保護防線

寧江區文旅局嚴格落實“考古前置”機制,在土地供應前完成系統性文物篩查。2025年以來,已對《鬆原市城區2025年度土地儲備計劃及2025—2027年度土地儲備滾動計劃》中核查面積達657.6萬平方公裡,確認200多個地塊無文物分布。針對中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等重點項目,聯合吉林寧江經濟開發區完成3輪現場勘探,確保項目區與已登記的28處不可移動文物本體、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持安全距離,實現文物保護與項目建設雙贏。

活態傳承,走進文物現代生活

寧江區文旅局創新文物展示利用方式,開通“寧江文物”微信公眾號,搭建文物線上展示平台。上傳文物全景、微紀錄片、歷史故事等影像資料,實現足不出戶參觀文物。同步啟動“全民守護文明印記”短視頻征集活動,面向社會征集反映本地歷史建筑、傳統器物的原創視頻,優秀作品將通過抖音、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矩陣進行推廣傳播。線下組織寧江文物進校園,宣傳文物保護知識,實現文物保護成果研學共享。謀劃為文保單位安裝二維碼公示牌,掃描二維碼可享受音頻導覽服務,真正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

科技賦能,提高文物普查質效

全區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寧江區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對28處不可移動文物實施“科技體檢”—運用高精度遙感測繪技術和無人機航拍,實現全域覆蓋、立體掃描,以毫米級精度捕捉文物現狀,高效錄入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綜合管理系統。同時,創新拓展普查范疇,聚焦非文物工業遺產領域。通過專家論証、實地走訪等方式,對扶余老醋廠、扶余制糖廠等14處工業遺產進行深度調研,確保每一處承載時代記憶的工業遺存都能得到科學保護,真正實現全區不可移動文物“應查盡查、應保盡保”。

(責編:姜迪、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