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梅河口市:讓雷鋒精神綻放新光芒——梅河口市開展“學雷鋒紀念月”活動紀實

2025年03月17日14:19 |
小字號

為大力弘揚團結、友愛、互助、奉獻的雷鋒精神,自2019年開始,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和駐梅“雷鋒旅”官兵攜手齊心,大力弘揚學習雷鋒精神,將梅河口市這座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文明城、全國衛生城和國家全域旅游城市打造成“雷鋒之城”,一批又一批雷鋒式的先進典型不斷涌現,以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梅河口市高質量發展中綻放新光芒。

融入新發展

讓“雷鋒精神”薪火傳承

“‘生活在這樣一個有愛心的城市,我們覺得很溫暖、很踏實’雷鋒精神就在我們身邊!”生活在梅河口市的老兵們這樣說。近年來,梅河口市委市政府聚焦人力、物力和財力,全力以赴打造“雷鋒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與駐梅部隊對接,廣泛征求部隊官兵意見后,投入資金170萬元新建了“雷鋒紀念館”,並將其作為黨政機關、社會各界開展國防教育及主題黨日活動重要基地。2019年以來“雷鋒紀念館”累計接待群眾50萬余人。

2023年5月,梅河口市又投入專項資金在鐵北兒童公園新建“雷鋒文化廣場”,廣場融合雷鋒主題文化、園林景觀、休憩亭廊、運動健身、浮雕景牆等內容,集參觀、學習、教育、健身、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現在已經成為梅河口市人民學習雷鋒精神的紅色打卡地,“雷鋒心願牆”張貼的“微心願”以及感謝信,成為全市人民自發學習、踐行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雷鋒的真實寫照。“雷鋒精神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生活的行動指南!”梅河口市退役軍人們經常這樣說。

為進一步發揮好“雷鋒精神”的示范引領作用,梅河口市雙擁辦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和駐梅11支部隊,在全市教育系統常態化開展“雙擁凝聚愛心力量,助力困境兒童夢想遠航”活動,本著層層推薦、多方認定、雙向審核原則,由每個連隊包保1名困境學生,直至大學畢業,能夠成人成才為止,目前已經成功援助了40名學生,詮釋了雷鋒精神的偉大生命力。

雷鋒廣場的“雷鋒牆”“雷鋒雕塑”、學校裡的雷鋒館,再到報刊書籍上的雷鋒……踐行雷鋒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脈之中,雷鋒精神已然成為梅河口市城市精神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梅河口市各學校、社區、醫院、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一張張“雷鋒面孔”,一道道溫暖人心的“志願紅”,“樂於助人,無私奉獻”已經成了梅河口市最鮮明的標簽,詮釋著“全國雙擁模范城”學習和踐行雷鋒精神的實際行動,推動著新時代雷鋒志願服務走實走深、開花結果。

融入新時代

讓“雷鋒精神”迸發新活力

為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可為、處處可學”的學雷鋒濃厚氛圍,梅河口市雙擁辦聯合市教育局和駐梅部隊雷鋒旅聯合挂牌成立了“雷鋒小學”暨“少年軍校”。

“我們將把雷鋒精神融入我們學習生活實踐,轉化為我們豐富精神世界、提升道德素養的強大力量,成為推動我市科學發展、促進我市和諧進步的偉大力量。”參加“雷鋒小學”暨“少年軍校”揭牌儀式的師生這樣說。

梅河口市雙擁辦與梅河口市委宣傳部又聯合挂牌成立“雷鋒社區”,並將其作為重點支持項目,通過資金扶持、資源共享等方式,為“雷鋒社區”運營提供有力支撐。“雷鋒社區”發揮自身優勢,與雷鋒旅部隊結成軍民共建對子,設立“雷鋒存折”,每年常態化組織“軍嫂體檢和旅游”“送老兵大集”“慶新春”和“捐資入學”等活動,讓雷鋒精神能夠更好地扎根基層,更好的為全市各項建設提供動力。

2025年3月,梅河口市雙擁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籌部署,聯合市衛健委等部門將市中醫院打造成全省第一家“雷鋒醫院”,並組織了盛大的授牌儀式。“我們將以此次授牌活動為契機,發揚雷鋒精神,本著‘思變思進思發展’理念,把‘雷鋒醫院’打造成為人民滿意的醫院。”梅河口市中醫院相關負責人在授牌儀式上這樣說。

“雷鋒醫院”將集全院之力打造服務最周到、價格最友好的親民醫院﹔資源最多樣、優勢最突出的特色醫院﹔思想最活躍、動能最強勁的活力醫院。同時,“雷鋒醫院”通過設立“雷鋒志願服務崗”“雷鋒床位”“雷鋒科室”等多種形式,經常性舉辦“鮮花送給活雷鋒”“雷鋒社區行”“雷鋒活動日”以及對全市現役、退役軍人及配偶提供“一開通、五減免”服務活動。其中“一開通”是指開通綠色通道 ,對軍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優先挂號、就診、檢查、取藥、住院、手術,並對危急重患者實行先救治后付費﹔“五減免”是指免費接送患急病或重病的現役退役軍人和家屬、減免床位費、護理費、注射費、體檢套餐費用減免40%等活動。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組織開展‘學雷鋒義務獻血’‘學雷鋒義診’打造‘惠軍優’APP平台等系列活動,把雷鋒精神融入到具體生活實踐活動中,將‘小舉動’轉化為‘大能量’,以點帶面,連點成線,使雷鋒精神深深扎根於梅城這塊熱土,結出累累碩果,進一步擦亮梅河口市連續28年‘全國雙擁模范城’這張城市名片”梅河口市雙擁辦負責人說。

來源: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