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建設沿江鐵路,打造高鐵“走廊”(“兩重”建設扎實推進)

本報記者 李心萍
2025年03月16日08: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崇明島畔,江海交匯。水面下,“領航號”盾構機正以每天16至28米的速度向江蘇太倉方向掘進,滬渝蓉沿江高鐵上海經南京至合肥段崇太長江隧道建設如火如荼。作為上海經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的控制性工程,崇太長江隧道貫通后,將結束崇明島不通高鐵的歷史。屆時,崇明經太倉到上海寶山站最快隻需17分鐘。

  這條隧道不一般:全長14.25千米,獨頭掘進11.3255千米,是全球獨頭掘進距離最長的隧道﹔設計時速350公裡,為世界行車速度最高的水下隧道﹔隧道深入長江水下89米,是長江最深的江底隧道。

  作為重大工程,崇太長江隧道是我國隧道智能建造的試驗場。負責掘進的“領航號”盾構機,配置了隧道智能建造系統,擁有一個能夠獨立思考、智能分析和自主判斷的“超級大腦”,可實現自主掘進,做到“有人值守、無人操作”智能化施工。

  管片預制環節,建設團隊搭建了國內首套全數字化管片生產線,實現鋼筋加工、自動收面、管片蒸養等全過程自動化﹔管片運輸環節,投用長距離智能運輸系統﹔管片安裝環節,建設團隊研制了弧形件智能拼裝機器人,可實現預制弧形件一鍵式智能拼裝,控制精度達0.5毫米……“從智能感知的盾構機到智能掘進、智能管控等全面智能化,以崇太長江隧道等項目為代表,我國隧道建設正進入智能建造時代。”中鐵隧道局崇太長江隧道項目經理許維青說。

  “截至2月底,上海經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完成投資816.1億元。”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同志介紹。

  放眼滬渝蓉沿江高鐵全線,合肥至武漢段、武漢至宜昌段、成都經達州至萬州段、成渝中線、宜昌至涪陵段等項目都在有序推進。

  大別山隧道是滬渝蓉沿江高鐵合肥至武漢段全線最長隧道,聯通湖北、安徽兩省。

  湖北獅子峰省級森林公園、獅子峰省級自然保護區,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隧道先后穿越諸多環境敏感區域。建設團隊採用減少斜井出口、增設污水處理站等方式,將隧道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東西向高鐵“走廊”之一,滬渝蓉沿江高鐵全長約2100公裡,串聯起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是加快完善沿江鐵路網絡的重要支撐。

  目前,上海和南京間每天往返列車600余趟,運行時間內平均2.7分鐘一趟﹔平均每天有超200萬人次乘坐長三角鐵路。截至2024年底,長三角鐵路營業裡程突破1.5萬公裡,其中高鐵營業裡程超7700公裡。隨著沿江鐵路通道的穩步推進,“軌道上的長三角”將加快到來。

  沿江鐵路通道建設中,“軟建設”取得不少積極進展:規劃上,“十四五”規劃綱要對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作出統籌部署,印發實施沿江高鐵、長江干線港口鐵水聯運設施規劃建設等政策文件,聚焦區域連通、網絡暢通、節點打通等關鍵環節和重點難點問題,加快完善沿江鐵路網絡體系﹔政策上,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強化部門聯動,協調加大用地、環評、水保等要素保障,拓寬鐵路投融資渠道,加大中央、地方資金支持力度﹔體制機制上,加強統籌協調,推動項目盡早開工,同時,推動鐵路與其他交通方式優勢互補、統籌融合,加快鐵水聯運發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沿江鐵路通道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重要主軸,對暢通經濟循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建設目標是到2028年,高標准、大能力、多路徑沿江高鐵通道基本貫通,東西雙向、南北兩岸的沿江高鐵動脈基本建成。屆時,上海至重慶、成都實現全線時速350公裡高標准貫通運行,成都、重慶至上海鐵路旅行時間由最短約11.5小時和10.5小時分別縮減至約7小時和5小時,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城市群、主要城市間聯系更加緊密,軌道上的長三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本建成。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16日 01 版)

(責編:關思聰、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好品中國丨“百草之王”融入“家常便飯”
  “一兩黃金一兩參” 自古以來 人參就被視為“百草之王” 如今 老牌進補“明星” 成了養生“新寵” 從滋補參雞湯、人參“刺身” 到人參茶、人參酒、人參蜜片 乃至人參化妝品 再次掀起“新中式養生”潮流 深山裡的“珍寶” 我國歷史上 人參可分為兩大主產區 以上黨郡為代表的中原產區 以遼東為代表的東北產區 產於長白山地區為最佳 稱為長白山人參 長白山 我國最大的休眠活火山之一 密林深處 野山參世世代代生長於此 在長期尋採野山參的過程中 長白山區的勞動者 形成了一套 包括專用語言、行為規則 道德操守、挖參技術等 多方面內容的獨特習俗 如今 這種古老的採參習俗 已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走向世界的“黃金” 陶弘景《名醫別錄》記載 最早的人參詩歌 是高麗人作的《人參贊》 “三椏五葉,背陽向陰 欲來求我,椴樹相尋” 描寫的就是1700年前 古高句麗(今通化集安) 野山參的生長環境 人參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 通化市地處長白山脈西南麓 四季氣候變化分明 年平均溫度為4.0至6.…
人民網“夢幻靈境”長春AI 展演中心即將開館!
  場館佔地1600余平方米、光電顯示系統200余平方米的全國第三家、東北第一家人民網“夢幻靈境”AI 展演中心落地長春,將於3天后(3月17日)與大家正式見面。在這裡,智能機器人、虛擬數智人等“高大上”的新科技觸手可及。…
長春市雙陽區“幸福‘聯’線 愛在雙陽”單身交友聯誼活動在奢愛良蔬舉行
  3月8日,在第 115 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為給廣大單身人士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交友環境,助力他(她)們尋找到人生中的那個“TA”,長春市雙陽區總工會、區機關黨工委、團區委、區婦聯精心籌備的“幸福‘聯’線 愛在雙陽”單身交友聯誼活動在雙陽區奢愛良蔬有限公司舉行。 活動包括室內溫馨交流、草莓園趣味互動、室外互動游戲等多個環節,還為大家提供免費午餐和精美伴手禮,可謂是“暖”意洋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