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提質升級謀發展(兩會聚焦)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習近平
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1位,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全球第一,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今天的中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綠色發展活力十足,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穩步前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國兩會上,來自各地區各領域各界別的代表委員,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帶來鮮活、具體的經驗和建議。
“要不斷創新,填補關鍵技術空白,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創新是第一動力。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5年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作為高科技戰略產業,核工業既是世界科技前沿與戰略制高點,也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副總工程師徐鵬飛介紹,歷經多年發展,中核集團已構建起完整核科技工業體系,帶動中國核科技工業體系能力整體提升,近年來推出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正是這一核科技工業體系開花結果的產物。
“我們圍繞‘華龍一號’開展了一系列自主攻關,從基礎應用技術研究到裝備研制,全面突破技術瓶頸,還開發出120多項應用技術軟件,成功構建起完整的自主技術體系和知識產權體系。我們要不斷創新,填補關鍵技術空白,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徐鵬飛說。
這是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例証。當前,各行業各領域創新活力持續激發,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傳統產業也在加快升級。
老油田如何實現新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中原油田黨委書記張慶生表示,“大力開展科技攻關”是重中之重。
“中原油田創新形成了超深特大型高含硫氣田長周期安全穩產技術,建成國內首家酸性氣田開發重點實驗室,中原油田普光氣田穩產期延長7年,採收率從投產初期的55%提高至62.1%。”張慶生說,“我們還在加快布局綠氫產業,已獲批河南省綠氫制儲運及裝備中試基地,完成了國內單套最大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電解水制氫裝置試驗。現在,我們的綠氫產業規模持續拓展,技術也保持在國內領先水平。”
廣東省具備不少區域創新的先進經驗。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副主席王桂林表示,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已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涌現了華為、比亞迪等科技領軍企業。他建議,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形成“樣品—產品—商品—產業”有效轉化的科技創新鏈﹔打造以科技金融為主線的企業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鼓勵培育重視研發投入、產品定位全球的高科技企業。此外,建立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支持青年人才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中挑大梁、當主角。
“高質量發展既是向‘新’而行的技術革新,也是向‘綠’而生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發展“含綠量”提升增長“含金量”。
湖南長沙,一項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僅耗時27天,這背后是幾十項環境友好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支持。“我們在改造中做到了亞靜音拆除、裝配式施工,拆下來的建筑垃圾送回工廠,又成了地聚合物再生骨料地板等產品的原料。整個舊改過程,就是綠色、環保、智能技術的集成應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說,“作為來自建筑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工作和調研中見到的建筑行業綠色發展案例,讓我深刻體會到高質量發展既是向‘新’而行的技術革新,也是向‘綠’而生的可持續發展。”
福建三明,全國第一張林業碳票在此誕生。作為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策源地之一,三明市聚焦綠色發展,創新推出林票、林業碳票。林票如同原始股,由國有林場包下造林護林任務,村集體和村民擔子輕了,但應得收益絲毫不減。林業碳票則是林地林木碳減排量收益權的憑証,具有交易、質押、兌現等功能,意味著好生態真正成了“綠色銀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曹榮聚焦推動福建林業碳匯發展,希望進一步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綠水青山發揮多重效益。
吉林鬆原,有一座百億級綠氫化工產業園。園區配套新能源80%完全自發自用,剩余20%可自發自用或余電上網,實現風光綠電直供。“國內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可再生能源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最近我正參與吉林西部地區‘風光制氫合成氨一體化項目’的能量平衡總設計工作,期待更多能源科技成果轉為現實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綠色動能。”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投集團吉林能投白山分公司設備部主任李文輝說。
“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有效地轉化為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讓人民生活質量實現大幅躍升。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打隆鎮推瓦村,海拔高達5070米。過去,村民想買“大件”得走不少遠路。如今,手機一點,48小時內就能收到網購家電。“我們實施專項計劃,把商品放在距離城鄉消費者最近的地方,讓偏遠鄉村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產品、價格和服務。”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說,京東還通過生物資產數字化平台,幫助農戶利用技術手段,享受普惠農業金融服務。目前,京東科技涉農金融服務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惠及1500萬農戶。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在於讓現代化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有效地轉化為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這正體現出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要求。”曹鵬說。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六馬鎮致富村黨支部書記盧丹忙著走訪調研。六馬鎮位於亞熱帶低熱河谷,是“天然果園”,種出的蜂糖李果大味甜。這些年,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管護模式等,當地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拉動村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2000余元增至現在的2.2萬元。“今年,我重點關注基層醫療衛生發展情況,希望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村民。”盧丹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