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找礦成果緣何“井噴”(人民時評)

常 欽
2025年02月27日08: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期,我國礦產勘探領域好消息頻傳。

  青藏高原,“十四五”以來累計新增銅資源量2000余萬噸,形成4個千萬噸級銅礦資源基地﹔西昆侖—鬆潘—甘孜區域,發現長達2800千米世界級鋰輝石型鋰成礦帶,我國鋰礦資源量躍居世界第二﹔鄂爾多斯盆地涇川地區,全球首次在風成砂岩分布區發現特大型鈾礦。

  隨著已開發的淺層礦床越來越少,找礦逐步向高海拔、深切割等區域轉移,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然而,我國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何以不斷取得重大成果?

  關鍵在於創新。

  找礦勘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通常需要以成礦理論為指導,以勘查技術方法為輔助,以工程驗証為准繩。找礦突破,往往需要從理論、技術到裝備的全方位創新。

  從工作全局看,我國科學家創立的碰撞型斑岩銅礦成礦理論、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內生外成”理論、鋰礦“多旋回深循環內外生一體化”成礦理論等原創理論,指導找礦成效顯著。它們如同地質羅盤,指引著勘探方向,有助於提高效率、降低風險。

  從勘查一線看,近年來,一系列技術和裝備的創新使用,讓找礦的觸角進一步拓展到無人區、地球深部、海洋深處等。在青藏高原海拔5000米的無人區,地質隊員用“地質填圖+深部探測”技術,讓銅礦資源探明量實現指數級增長﹔在雲南紅河,穿透性地球化學技術首次揭開滇南稀土礦的“神秘面紗”,為尋找中重稀土資源提供快速有效方法。

  找礦工作最底層的意義,是保障國家礦產資源供應安全。從這個戰略需求出發,無論投入多大、周期多長,我們都要進一步強化創新思維,推進理論創新、科技創新,著眼開發利用全流程尋找礦產資源的增量。

  甘肅金川銅礦的尾礦堆裡,曾被視為廢料的錸金屬被提取出來,成為制造國產航空發動機的關鍵材料﹔四川攀西地區超微細粒鈦鐵礦通過高效回收技術“起死回生”,盤活資源近8700萬噸,相當於再造一座“工業糧倉”。通過改進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讓“看不見”的礦藏浮出水面、“用不了”的資源重獲新生,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找礦”。

  找礦涉及部門多、鏈條長,除了政府力量,還要廣泛調動社會資源。“十四五”我國累計投入找礦資金4000億元,社會資本佔比高達92%。開創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局面,應進一步創新完善協同機制,更好凝聚各方合力。

  浙江探索“1個指揮部+10大重點區塊+12支專業團隊”的工作格局,統一調配人員、資金和裝備,實施矩陣式作戰。新疆、西藏等24個省份開展專家“把脈會診”,用“一礦一策”方案破解找礦難題。結合各地實際,積極探索“政府+市場”雙輪驅動模式,加快形成全國找礦“一盤棋”局面,廣袤大地中蘊藏的優質礦產資源將得到更好開發利用。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從當前的技術儲備和發展需求看,深地、深海正成為找礦的戰略高地。隨著相關新技術、新裝備的普及應用,加快構建“星空地海井”一體化探測觀測監測體系,推動地質調查范式變革,探索開發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我們一定能把能源的飯碗端得更牢,讓國家的發展更有底氣。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7日 05 版)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守護“少年的你”!長春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成立
  2月26日,長春市關工委在市第六人民醫院成立了長春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呵護孩子的心理成長路。 據悉,該中心旨在應對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的挑戰,它將整合資源,搭建平台,更好地發揮關工委組織的優勢和作用,利用好“五老”專家和精神心理衛生專家資源,為全市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幫助他們應對焦慮、抑郁等心理困擾,提升心理韌性和抗壓能力,培養良好心理品質和優良品格,形成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關愛工作體系,促進全市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諧發展。…
辦實事|新能源出租車換電難?新換電站投入運營解難題
  人民網長春2月26日電 (記者馬俊華)“遼源市新能源出租車換電太難,我們不是在去換電的路上,就是在等待換電,希望領導幫我們解決困難,多建幾個電站。” “東遼縣新上了電車,沒有電站,必須先建設電站后上車。…
抗聯精神薪火相傳 照亮吉林省學子前行之路
  人民網長春2月24日電 (記者馬俊華)2025年2月23日,正值楊靖宇將軍殉國85周年紀念日,中共吉林省委教育工委、吉林省教育廳、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聯合人民網,共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大課——“緬懷靖宇將軍 傳承抗聯精神”思政大課。 這場思政大課以直播的形式在“人民網+”客戶端開講,人民網吉林頻道PC端、人民網吉林視頻號、人民網吉林抖音號同步進行,吉林省大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反響熱烈,直播課程在線人數達到1200余萬人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