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讓更多“故鄉”成為“目的地”(金台隨筆)

尹雙紅
2024年12月03日08: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旅游市場不斷發展的今天,“千村一面”終難長久,深挖本地資源,打造特色名片,才是立身之本

  

  走過青石板路,穿行小橋流水,看銀杏撒下一地金黃﹔推開農家小院,柴火灶升起縷縷炊煙,鄉野土菜引得人食指大動……一段時間以來,鄉村游熱度不減,這些“隻道是尋常”的生活片段,成為許多人追尋的“詩和遠方”。

  鄉村的魅力從何而來?或許是“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美景,或許是“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的閑適,又或許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熱情。個中緣由難以一一道來,但數據已經記錄人們的喜愛。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數為22.48億,同比增加15.5%。鄉村的吸引力毋庸贅言。

  一些村庄,從印象中“灰頭土臉”的故鄉,到人頭攢動的旅游目的地,改變何以發生?

  江西婺源,油菜花海已然成為一塊金字招牌。一系列以觀賞油菜花為主題的項目,帶動當地住宿、餐飲、交通等產業蓬勃發展。從油菜花到皇菊,近年來,婺源大力打造特色“賞花經濟”,探索出一條把優美生態變為“美麗經濟”的新路徑。從油料作物到觀賞景物,發展的金鑰匙就在於創新思維、打開視野。轉變思路,就能“看見”資源,找到出路。

  有了方向,就有了干勁。為了讓游客來得了、玩得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題中應有之義。“四好農村路”進一步暢通了農產品上行、日用品下行的雙向通道﹔垃圾分類、污水治理,扮靚村庄的同時,也改善了人居環境﹔民宿、咖啡店、書屋等新業態的落地,豐富了消費場景,也便利了村民生活。變化悄然發生,在為游客提供更多優質旅游產品的過程中,一個個更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呈現在人們眼前。

  旅游業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帶動效應。在旅游業的驅動下,更多“化學反應”正在廣袤鄉村發生。村民主人翁意識更強,村裡的事大家商量著辦﹔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家家戶戶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年輕人回來了,成為“鄉村CEO”“民宿管家”“電商達人”……今天的農村,向心力、凝聚力越來越強,干事創業的熱情迸發涌流。紛至沓來的游客帶來的,不僅有更加興旺的產業,還有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以及不斷鋪展的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畫卷。

  以旅游促振興,不少鄉村探索出可行路徑。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為了搭上這列快車,一味造景觀、建民宿、鋪宣傳,陷入了同質化競爭,不僅成效不彰,還給鄉村發展造成了沉重負擔。如何破局?

  前不久,我國雲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等7個鄉村入選聯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從內陸到沿海,從高山到平原,這些自然景觀、人文風貌迥異的鄉村,揭示了鄉村旅游發展成功的關鍵:特色才是最大的吸引力。在旅游市場不斷發展的今天,“千村一面”終難長久,深挖本地資源,打造特色名片,才是立身之本。期待更多鄉村能在實踐中不斷塑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新優勢,讓更多“故鄉”成為理想的“目的地”。

  從觀光旅游,到農耕體驗,再到田園康養……發展休閑農業是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今天,越來越多人渴望到廣袤原野放鬆身心、到田間地頭品味鄉韻,休閑農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多措並舉,推動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不僅能更好滿足城鄉居民對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的美好向往,也必將進一步推動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3日 05 版)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