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國家統計局發布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

城鄉基礎設施網絡越織越密

本報記者 汪文正
2024年09月24日08: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絡,使人們可以“朝辭北國雪,暮賞西湖月”﹔清潔的用水、舒適的住房、穩定的供電、流暢的網絡服務,讓昔日的落后山村成為現代農業的“桃花源”……這一項項凝聚著建設者智慧與汗水的基礎設施工程,也是實實在在、真金白銀的民生工程。

  城鄉基礎設施網絡越織越密,如何為民生福祉“做加法”?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5年來,建筑業完成了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建設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城鄉居民出行、通訊、教育、醫療條件和居住環境。

  看交通,截至2023年末,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5.9萬公裡,比1949年末增加13.7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營業裡程達到4.5萬公裡,佔世界高鐵總裡程三分之二以上﹔公路裡程543.7萬公裡,增加535.6萬公裡﹔建成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59個,比1984年增加171個。

  看信息通訊,截至2023年末,全國光纜線路長度6432萬公裡,比1997年增長114.5倍。2023年,中國累計建成移動電話基站達1162萬個,其中5G基站338萬個,5G網絡覆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信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

  看用水用氣,截至2022年末,全國城市供水管道長度110.3萬公裡,比1978年末增加106.7萬公裡﹔燃氣供氣管道99.0萬公裡,增加98.5萬公裡﹔排水管道91.4萬公裡,增加89.4萬公裡﹔建成污水處理廠2894座,增加2857座。

  基建為民生“做加法”,還體現在住有所居、安居宜居。

  住房建設能力不斷提升,人居條件持續改善——2023年,全國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51.3億平方米,比1980年增長66.5倍,年均增長10.3%。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實現平穩增長。

  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穩步實施,城市更新有序推進——截至2023年末,全國累計建設改造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6400多萬套。2019—2023年,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萬個,惠及居民超3800萬戶。城市更新改造不僅改善了居民住房條件,也優化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在廣大農村地區,鄉村居住水平、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逐步改善,讓城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全面完成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歷史性解決了農村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問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平穩增長,農村基礎設施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2022年末,中國建成建制鎮、鄉、村庄供水普及率分別為90.8%、84.7%、86.0%,行政村通光纖、通4G比例超過99%,村村通寬帶全面實現,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也提升至66.5%。

  在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各類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的普及,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截至2023年底,全國建成普通高等學校3074所,1949年僅有205所﹔醫療衛生機構107萬個,1949年僅有3670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數量分別達3246個和6833個。

  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完備、安全高效……中國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正不斷完善,使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