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年中觀察丨長春:上半年GDP增長6%,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

人民網記者 謝龍 王海躍
2024年07月30日21:1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從“新”出發,向“新”而行,以“新”致遠。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從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再到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長春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加快實施構建“3轉、4強、7新”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戰略,加速推進“雙城”建設,打造新質生產力平台載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進程扎實推進,發展韌性不斷增強。

上半年,長春市GDP實現3434.3億元,同比增長6%,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從“新”突破 高質量發展動力足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

“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長春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傳統產業持續煥新——

7月17日,“新質創享數智賦能”一汽·北斗雲工作台產品發布活動在中國一汽總部舉行。2021年以來,中國一汽將數智化轉型作為企業戰略落地的一項核心舉措,堅定推進業務變革。創新打造一汽·北斗雲工作台,是中國一汽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標志性成果,更是建設世界一流移動出行科技公司的一個關鍵裡程碑。

一汽紅旗繁榮工廠總裝車間內,機器人在生產線上裝配車輛

一汽紅旗繁榮工廠總裝車間內,機器人在生產線上裝配車輛

長春市傳統產業以汽車產業為代表,包含裝備制造業、食品產業等。傳統產業持續煥新,為長春市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新興產業換擋提速——

日前,2024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在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落下帷幕。675家國內外行業企業、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等參展,覆蓋“芯、光、星、車、網”五大領域13個產業方向,一大批追“光”逐“電”的高精尖產品亮相展會,令人目不暇接。

2024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

2024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

近年來,長春市把發展光電信息產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出台《長春市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星光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等,為科技攻關提供更優條件,推動光電信息產業做大做強。

新興產業換擋提速,為長春市工業經濟發展形成多點支撐。上半年,以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為主的醫藥產業產、以光電信息為主的電子產業、以綠色能源為主的能源產業成為長春市發展的新興力量。

新賽道布局規模擴大——

長光博翔無人機——全球首創創新產品雙飛翼無人機

長光博翔無人機——全球首創創新產品雙飛翼無人機

在長春新區長春智能光谷產業園,長光博翔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產品為全球首創顛覆性創新產品﹔

根據吉林省工信廳《關於吉林省化工園區認定結果的公示》,長春北湖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示范園正式通過化工園區認定,為長春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

新賽道布局規模擴大,為長春市工業經濟發展積勢蓄能。上半年,長春市以新材料為主的建材產業勢頭較好,氫能和新型儲能產業跨上新台階,低空經濟謀篇布局初見成效,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產值增長明顯。

日前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從“新”突破。隨著傳統產業持續煥新、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聚“勢”,長春正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抓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老工業基地正煥發新活力。

“雙鏈融合” 高質量發展勢頭強

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是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在長春,一場場創新含量極高、“雙鏈”融合度極強的盛會相繼展開:

5月,“振興突破 創領未來”第三屆長春“自創杯”創新創業大賽拉開帷幕。其中,第三屆長春“自創杯”創新創業大賽中,符合條件的獲獎企業落位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后,可優先享受最高500萬元的長春市未來種子基金投資金額等優惠政策﹔

6月18日,第十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吉林賽區)賽事如約啟動,大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五類行業方向。獲獎企業除獎金外,還將獲得2025年度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立項支持,優先推薦《吉林省科技人才助力企業創新躍升三年行動方案》項目等政策支持﹔

6月24日,長春新區航天信息龍頭企業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吉星’匯聚,智創未來,2024‘吉林一號’杯衛星遙感應用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重點圍繞衛星遙感、測繪地理信息、軟件開發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依托“吉林一號”星座高分辨率高頻次海量衛星數據特色優勢,打造航天信息產業升級強勁引擎﹔

……

“‘吉星’匯聚,智創未來,2024‘吉林一號’杯衛星遙感應用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吉星’匯聚,智創未來,2024‘吉林一號’杯衛星遙感應用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豐富多樣的活動賽事,使得長春創業創新激情節節攀升﹔將賽事與產業緊密連接,使得創新鏈與產業鏈加速深度融合。而這只是長春市推動“雙鏈融合”,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一個縮影。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

發揮科技創新企業的帶動作用——

圍繞國家戰略抓創新源頭,當前,長春市正加快推進現有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注重發揮一汽、長客等國家級“鏈主”企業作用,實施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長春持續推動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組建創新聯合體,更好整合創新資源,加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力度。營造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的良好環境,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創新發展生態,有促進“雙鏈融合”,更好釋放創新潛能。

截至目前,長春市各級“專精特新”企業已由2021年底的485戶,高速增長至2080戶,其中國家級46戶、省級797戶、市級1237戶,創造了3年增長4.3倍的發展速度。

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制的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

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制的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

加強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建設——

在科技成果抓轉化應用方面,長春市每年產生科技成果1萬項左右,去年本地轉化達到2050項,力爭“十四五”末本地轉化達到4000項左右。

長春不斷健全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在長春規模化落地。圍繞成果轉化抓平台建設,建設概念驗証中心、科技產業園區,推動成果生成項目和企業。專項基金更是為科技成果轉化注入資金活水。

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長春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持續創新 高質量發展活力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主要由技術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這就要求我們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長春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打造孕育科創企業“生態系統”——

在長春,沿著北遠達大街一路向北,耀眼奪目的“大金球”映入眼帘。科技展示中心、人工智能基地、數字創新平台、智慧法務區等15棟現代樓群鱗次櫛比,這裡就是長春北湖未來科學城核心區——長新創谷。

“大金球”沖刺向前

“大金球”沖刺向前

長新創谷立足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深入挖掘中國科學院應化所、光機所、地理所“一院三所”和各高校協同創新資源,整合市場化創新要素,謀劃構建科創生態服務體系,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和服務鏈等多要素融合發展。

而坐落於長春新區高新開發區的擺渡創新工場,自2014年成立,累計孵化創業企業327家,其中省、市級龍頭企業各2家,挂牌上市企業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9家,吉林省科技型“小巨人”企業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1家,省級以上獲獎項目42個,還有很多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項目正在孵化中。

近年來,長春市大力營造有利於企業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引導和支持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人才、平台、市場之間形成良好的循環和互動。

加快建設國家區域創新中心——

在長春,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一批知名高校為這個城市高質量發展賦予了知識的力量。豐富的科教資源、人才資源為長春創新第一動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科研為長春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科研為長春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前,長春市正依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力建設北湖未來科學城、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兩大創新平台,加快打造全省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質生產力集聚區。

圍繞支持創新抓投入引導,去年以來長春市出台了創新17條、汽車10條、光電20條、醫藥7條、文旅10條、數字6條等政策措施,拿出30多億“真金白銀”支持創新和產業培育,建立了種子、天使、創投、產業基金,已投資項目249個、投資額達到80.5億。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為長春帶來新的機遇。新征程上,長春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更好激發經營主體創新創造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