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從古代治水實踐中汲取生態智慧(學術隨筆)

陳茂山
2024年07月15日09: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治水史,漫長的治水過程貫穿著朴素的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治水文化,汲取其中蘊含的生態智慧,對於推動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古代治水實踐蘊含的生態智慧十分豐富,體現了古代先民對人與水、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思考。因勢利導,遵循自然規律建設水利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始建於戰國時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就是根據岷江的洪澇規律和成都平原懸江的地勢特點,因勢利導建設的大型生態水利工程,不僅造福當時,而且澤被后世。”都江堰是我國古代的代表性水利工程,它之所以造福千載而不輟,正是基於對自然生態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都江堰利用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和水勢,通過魚嘴分水,飛沙堰泄洪,寶瓶口控制流量,實現無壩引水進入成都平原,統籌解決供水、防洪、排沙等問題。工程運行堅持“四六分水”的原則,即豐水期內江進水量約四成,外江進水量約六成﹔枯水期內外江分水比例調轉,這就保証了豐枯期的內外江水量都不小於40%,從而有效保障了岷江干流的生態流量。

  再比如,位於福建莆田的木蘭陂工程,也彰顯了古代先民因勢利導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智慧。木蘭陂毗鄰木蘭溪入海處。歷史上,這一地區常有洪水漫灘,若遇海潮,則海水頂托倒灌,造成土地鹽鹼化,給兩岸造成巨大災害。為此,先民們前赴后繼筑成木蘭陂。這一工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科學把握了水文規律及周邊地形地勢,將建壩位置選在上游洪水和潮水的尾端相接處(這裡兩股水的力量削減到最弱),並因地制宜採用富有當地特色的壩式,才使木蘭陂屹立至今。木蘭陂大大減少了南北洋平原旱、澇、潮災害的威脅,歷經千年,功效久盛不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我們提出了‘五個統籌’,治水也要統籌自然生態的各要素,不能就水論水。要用系統論的思想方法看問題,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軀體,應該統籌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注重系統治理,科學把握水要素與生態系統整體的關系,也是我國古代治水實踐中蘊含的典型生態智慧。其中,雲南元陽梯田、廣西龍脊梯田、湖南紫鵲界梯田等古代梯田建設,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梯田是森林、水系、田土共同作用的結果,山頂水汽充沛,滋養林木,森林將水滲入土地而排下,形成溪泉瀑布和地下潛流,在山腰被逐級攔截,供給梯田。良好的梯田系統,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統籌山水林田自然要素推動農業生產的生態智慧。我國古代梯田建設實踐証明,隻要把握規律、方法得當,就可以實現人水和諧、天人互益。

  此外,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水利建設調節和保護生態系統,也是我國古代治水實踐蘊含的重要生態智慧。經濟發展不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治水的目的,在於滿足人的發展需求,而非僅僅限於救災防患。隻要理念科學、做法得當,水利建設還可以發揮調節、改善和優化自然生態系統的功能。這方面,我國古代治水實踐中也有不少生動案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桑基魚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區在歷史上曾因地勢低窪而水潦頻仍,常年洪澇不斷。飽受潦患的當地先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一些低窪地挖塘,將挖出的泥填高地面成基,在基上種桑、塘中養魚,以桑葉育蠶、蠶沙喂魚、塘泥肥桑,從而逐漸把低窪地改造成為著名的桑基魚塘。這種方式把除澇、自然淨化水質、調節生態系統等結合起來,將治水措施有機融入生態系統之中、融入生產生活之中,將利用自然和調節保護生態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為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5日 09 版)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