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七:堅守大山36年,托起山村孩子求學夢

36年來,甘願扎根山村,堅守鄉村教師崗位,培養全村300多個孩子走出大山,他就是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新房子鎮虎洞溝村小學鄉村教師金永七。對金永七來說,去山裡、去村裡,去最需要老師的地方,是堅如磐石的初心。
長白縣是吉林省白山市東部的偏遠縣份,虎洞溝村更是長白縣最偏遠的村庄之一,距離縣城170公裡,是當時遠近聞名的貧困村。1988年,年輕的金永七懷著對教師職業的憧憬和讓山村孩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願望,毅然前往最偏遠、最簡陋、最缺教師的虎洞溝村小學任教。
1996年,正值盛年的金永七已經成為全鎮有名的教學能手,並獲得了到鎮中心校任教的機會。但金永七決定繼續留在條件艱苦的虎洞溝村陪伴孩子們,這一留又是二十多年。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教師調走了一個又一個,隻有金永七憑著執著和信念始終堅守在這裡,培育了300多個孩子走出大山。
學校條件艱苦簡陋,冬天屋外風雪交加,屋裡孩子們凍得發抖。雖然給不了學生們條件更好的校舍,但金永七盡力給他們帶來精神的富足。沒有老師,他一個人開齊了10多門課程﹔沒有課本,他自編鄉土教材,讓學生盡可能多學知識﹔沒有教學器具,他砍樹枝削樹皮做教鞭,撿煙盒自制識字卡片﹔沒有取暖設備,他用舊油桶改出一個火爐,燒柴為孩子們取暖﹔屋頂漏雨,他一個人爬上去修修補補……金永七把學校當成了家,破舊的校舍被打扮得干干淨淨、亮亮堂堂。
那時山區窮,孩子也往往因貧困而失學。小香的母親因貧困離家出走,父親隻身外出打工,她從小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因為貧困,父親不讓適齡的小香上學。金永七多次上門勸說,並承諾自己負擔小香上學的花銷,終於使小香父親同意她上學。在小香11歲去新房子鎮中心校寄宿學習前,所有學習和生活的花銷都由金永七資助。離開學校的那天,小香哭著抱著金永七不放,悄悄地叫了一聲“爸爸”。
農忙時,村民們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金永七照看。早上,金永七領著孩子們學習上課﹔中午,他把年齡小的孩子領到家裡午睡,讓年齡大的學生在教室睡覺﹔放學后,他先把離家近的孩子接回家讓妻子照看,再逐個送路遠的學生回家,背著小的、領著大的,左手一個、右手一個,把孩子們送到家長面前,自己再摸黑回家。
雨季,金永七最愁的就是暴雨時孩子們走山路。虎洞溝村四面環山且山路崎嶇,學生上學既要翻山越嶺,還要蹚水過橋。一天,持續降雨導致河水猛漲,加上天色已晚又缺少照明設施,金永七照常護送5名學生回家,來到河邊時發現河水已漫過橋面,並且還在持續上漲。金永七仔細查看了木板橋,確認安全后,逐個把學生背到河對岸,又把其中2個沒有家長來接的孩子送到家裡。等他再次返回到河邊時,木橋已被水沖毀。那一晚,疲憊不堪的金永七繞路走了近兩個小時路才回到自己家中。
採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既然選擇了教書育人,再苦的條件都不怕,我要盡我的力量讓更多山裡的孩子走出大山。”如今,金永七依然堅守在虎洞溝村學校。
金永七曾獲“全國模范教師”“吉林好人·最美教師暨黃大年式好老師”等榮譽,近日入選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候選人。(記者吳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