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吉林推動振興發展步入“上升期”“快車道”
4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吉林省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相關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振興發展寄予厚望,對我們提出‘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的重要要求,為吉林全面振興擘畫了藍圖,注入了強大動力。”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說,吉林牢記囑托,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國防安全的重要使命,推動振興發展步入“上升期”“快車道”。
今年一季度,吉林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新突破
胡玉亭介紹,吉林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化起步早,創造了眾多“第一”,作出過重要的歷史貢獻。一汽汽車、長客高鐵、長光衛星等“吉林制造”享譽全國,“吉林一號”衛星組網成為世界最大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吉林工業持續向好,在2023年規上工業增加值6.8%的增速基礎上,今年一季度增速達10.4%。
搭上“智改數轉”列車。吉林省副省長李國強介紹,吉林把“智改數轉”作為工業領域的“一號工程”,制定行動方案和實施細則,支持企業以“產線、車間、工廠”為基本單元梯度實施改造,力爭用3年時間鼓勵支持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完成一輪“智改數轉”。
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吉林出台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方案,重點培育汽車、碳纖維、玉米生物制品等十大產業集群。
將風光電優勢轉化為新能源發展優勢。胡玉亭介紹,吉林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綠氫+”產業集群,鼓勵頭部企業或聯合體作為綠電產業園區建設運營主體,創設電價形成、電力交易、項目用地、項目審批等系列配套政策,採用增量配電網、局域電網、新能源直供、自帶負荷等“綠電+消納”供能模式,破解電網消納難題。
與此同時,吉林還以數字化賦能促進營商環境改善。吉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蔡東說,吉林在全國率先組建了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採取“省級統建、市縣應用”模式,在線審批效率大幅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總體壓縮60%以上。
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實現新突破
“農業是我們的‘最大優勢’。吉林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農業規模化、機械化水平全國領先,糧食產量已連續3年超800億斤。”胡玉亭介紹,去年,吉林糧食產量達到837.3億斤,總產躍升至全國第四,單產穩居糧食主產省第一,糧食商品率超過90%、調出率超過50%。
“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吉林將增產200億斤。”胡玉亭表示,這是吉林進一步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應有擔當,出路在於培育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上下功夫,要靠“四良一智”。
擴良田。吉林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推行保護性耕作新模式,秸稈還田、免耕播種,改造提升中低產田,力爭率先把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開發鹽鹼地等耕地后備資源,擴大農業生產空間。
育良種。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吉林大力推動種業振興,建設玉米、水稻、大豆等關鍵品種育種平台,育繁推一體化擴大良種使用。
用良機。吉林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94%,接下來將主攻研制開發高端智慧農機,包括平原適用的“大馬力”農機、丘陵用的小型農機、填補空白的新型農機等。
施良法。推廣“水肥一體化+密植”技術,推廣社會化服務,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經營。
發展智慧農業。建設農業數字化平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拓展“吉林一號”衛星在墒情監測、病虫害預警、氣象服務方面的應用場景,為現代化大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現新突破
“吉林有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胡玉亭說,吉林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
加快生態強省建設,吉林持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近年來,吉林森林延綿、草地連片、濕地鑲嵌、錯落有致的生態格局已經形成。
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重要民生,吉林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目前,吉林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93%左右﹔野生東北虎和東北豹數量現在分別是50隻和60隻以上,比2017年翻了一番﹔形成自然保護地體系,包括東北虎豹國家公園、36個自然保護區和88個自然公園。
依托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吉林著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全域布局、全季發展、全產業鏈推進、全產品體系打造、全要素保障。推動藝術休閑產業創新發展,形成四季皆有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到2025年,全省6家機場航線將超過280條,沈白高鐵開通將為長白山帶來千萬客流,全省景區實現5G網絡全覆蓋,提升服務能力。”吉林省副省長楊安娣介紹。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23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