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劉憶慈:走過鄉村振興的“春夏秋冬 ”——看稅務助力鄉村振興中的“她力量” 

2024年03月12日09:46 |
小字號

最“憶”是鄉村,心“慈”助鄉親。她是劉憶慈,國家稅務總局吉林市稅務局一名普通干部,也是駐吉林市昌邑區土城子鄉前衛村的第一書記,先后獲得市直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她帶領村民創建“五星級黨支部”,多渠道充實人才建設,實現人才回流到村﹔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解決脫貧戶銷售困難,保証脫貧戶的勞動成果轉化﹔幫助前衛村在全鄉率先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不斷優化發展產業特色,為村集體增收持續賦能。

她是稅務人眼中的 “鐵娘子”,是村裡大爺大媽的“大閨女”,以第一視角,看鄉村振興中的“她”力量。

選擇:如“夏”般明媚

“媽,我想報名去駐村工作……”我向遠在內蒙小山村的婆婆發出征詢。婆婆是一位平時話語很少的老人家,勤勞、善良、有愛,她知道,我去駐村做的事兒,就像她老家村裡的黨員干部那樣,幫鄉親們更好生活、脫貧致富,婆婆言語雖寡,卻默默地來到吉林幫我照看兩個孩子,用最朴實的方式表達著支持與響應。

我遞交了申請表。這期間,身邊的親人、朋友支持之余也很擔心,“你是個女生,農村生活的艱苦能適應嗎?你的老父親能照顧好自己嗎?你家‘老齊’一個人能帶兩個娃嗎?…… ”但是,到鄉村的盼望已經深深在我心裡扎根,對於選擇,我沒有絲毫動搖。

很快,組織考察通過,批准了我的選擇。

“新手”上路,要准備充足。我收集了近7年駐村工作的各類資料,“面對面”向前任駐村干部們取經,裝起局裡“戰友們”送來的“愛心物資”。2023年,8月,向前衛村出發。

全新的工作環境,全新的工作模式,全新的面孔,需要迅速地突破,快速地切換,融入其中。如何迅速打開局面,如何與鄉鎮政府和村委成員做好溝通互聯,如何開啟內部駐村工作團隊的磨合與運轉,如何同陌生的村民打成一片……白天,我挨家挨戶地走訪,記錄第一手信息,晚上,結合檔案數據進行整理和復盤,積累應知應悉事項。我念著他們的名字、回憶著走過的院子,要求自己,心中有數、務必做到。

“農村工作,生活也是工作,工作也是生活,密不可分。”那些日子,我深深體會。

積累:看“秋”的果實

9月,金秋。吉林市供銷特色和“第一書記”代言農產品展銷會如期舉辦。

作為第一書記的我,帶著村裡大榛子去展會售賣,那一天的廣場人山人海,客源豐富。“我們的大榛子顆粒圓潤飽滿,是大自然的原香……”我敲開手中的榛子,一邊介紹一邊邀請顧客品嘗,曾經更多與電腦、代碼、機房打交道的我,好像從沒如此“滔滔不絕”,捧著鄉親精心培育的榛子,我十足賣力地推銷著。

品嘗了榛子的南方顧客,有的一下子提走四五包,還問我要了聯系方式,說明年秋天還要買。三天時間,共銷售大榛子1600余斤,實現銷售收入2.4萬余元。

當帶來的農產品受到認可的那一刻,我忽然懂了,當農民手中的糧食賣不出去時的心酸和無助,也理解了銷售一空的興奮和喜悅。

果實,就像是農民的孩子。

而后,在市裡的年貨大集,我拉著滿滿一車“大榛子”,第二天便銷售一空﹔在第29屆吉林霧凇冰雪節開幕式現場,我又帶著“大榛子”亮相第一書記代言農副產品展區,向全國各地游客推廣家鄉的農產品﹔在家鄉文旅推廣上,我與各村的“戰友們”搖身一變,成為家鄉美景美食的推薦官,介紹美食產品之余,講述著我們獨具特色的東北方言和我們吉林飲食特色。

清新的空氣、安逸的熱炕頭、滿眼的郁郁蔥蔥、生命力旺盛的農作物、隨處可見的綠色果蔬、四處溜達的小笨雞、滿窩的“笨雞蛋”……那是,我和我家鄉的金秋。

守望:讓今“冬”不寒

前衛村的冬天很美,白雪飄飄,炊煙裊裊。

11月的一天,我與往常一樣,在村裡走訪,走到脫貧戶“老齊家”,便進去看看。

“大閨女,你來啦!哎,誰也沒承想啊,今年突然住院,家裡的大鵝還沒賣呢,養了一年, 現在大鵝干吃玉米不長肉,眼瞅著掉稱,”老人家一臉愁容,“就盼著這陣子賣點錢,往年都是我趕集去賣,今年一病耽誤了一個來月。”齊爺爺、齊奶奶70歲了,帶著17歲的孫女,孫女患有三級智障,近來,齊爺爺突發腦血栓,剛剛出院還在恢復,說話的時候,口水會順著牙齒不由自主地流出來,齊奶奶不會算數隻會干農活,左腿膝關節又常年無法靈活地彎曲,走路很費勁。看著這老少三口,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他們。

經過在院子裡“盤點”,預計滯銷大公鵝73隻左右,母鵝65隻左右,我想或許母鵝可以留著繼續下蛋。緊接著,通過對市場進行充分了解和屠宰環節的摸索,開啟了微信“朋友圈”第一波宣傳和推廣計劃,為了打破大鵝銷售的距離瓶頸,我和駐村隊員們承諾全市范圍送貨上門﹔為了保証貨品質量,我們附帶了售后回訪卡,隨時接受意見和反饋﹔為了可以讓不善廚藝的“大鵝愛好者”順利烹飪,我們制作了鐵鍋燉大鵝制作方法的“溫馨提示”……

朋友圈發布的第一時間,得到了稅務戰友和圈友們的支持和轉發,陸陸續續地接收訂單,打包裝貨,把控質量。有一次,趕上凍雨后的大雪天,村路雪封難行,為了按照約定時間送貨,我們帶著28隻大鵝冒雪出村,平時90分鐘可以到達市區的路程,在雪地滑行2個小時27分鐘。經過近一個月的“折騰”,齊爺爺的大鵝銷售完成。

關於這群“鵝”和這個冬天,朴實的村民們忙忙碌碌,那些向農產品發出召喚的人們,成就了小山村裡勤勞人們的小期待。

再回村裡,我為齊奶奶帶去了一兜膏藥和止疼的噴劑,囑咐她試一試,希望可以緩解一下她的腿疾,養好腿傷,明年繼續“戰斗”。

希冀:又一個“春”天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戰略的關鍵”,讓村裡留得住人才、發展起產業,是我們的工作目標之一。

這一年,我們發展轉正前衛村2名年輕黨員,多渠道充實村級黨支部人才建設,建立前衛村村級人才庫,通過第一書記經費,為村部購買聯想筆記本電腦1台,配備得力多功能一體機1台,接收和傳遞線上信息的渠道進一步拓寬,村裡的年輕人經常在小小村部“研討室”進行“頭腦風暴”,也想著搞一搞帶貨,把這些電腦都用上,布置一個帶貨場景,也把自家農貨銷一銷。

這一年,我們鞏固拓展前衛村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下的堅實基礎,繼續發展50KW光伏發電和2500平米蔬菜大棚兩大產業項目,並結合村裡實際情況,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幫助前衛村在全鄉率先成立前衛村農業專業合作社,不斷優化發展產業特色,幫助村集體增收,為村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稅務力量。

這一年,在迎接全市年終考核時,我們用工作實績穩穩接住了考驗,考核成績較去年提升一檔,獲得“好”的檔次,並實現“產業星”達標,完成“五星級黨支部”建設。

農歷春節過后,前衛村的駐村工作在團團圓圓、熱氣騰騰中開啟了新的一年。

一覺醒來,我走到院子裡,看見宿舍后院的“大娘”在夜裡大雪降臨前把我的小汽車像小寶寶一樣,左一層、右一層,鋪上塑料布,又蓋上了棉被和棉衣。看著我的“鋼鐵戰士”被呵護,那一刻鼻子酸酸的、麻麻的……

3月的東北,乍暖還寒。但此刻寒冷與溫暖交織的度數,讓人特別踏實。(劉憶慈講述 關安琪整理)

(責編:李思玥、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