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吉林:健康中國,護佑人民幸福生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從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到加快補齊兒科、老年醫學、精神衛生、醫療護理等服務短板,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代表委員們說,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護佑人民幸福生活,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再上台階。
方便更多群眾就醫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眼推進分級診療,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加強縣鄉村醫療服務協同聯動。代表委員表示,這將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方便更多群眾就近就醫。
“基層首診是防病治病的第一道防線。大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必須真下沉、真派駐、真幫扶,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有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呂國悅說,該院與吉林省梅河口市進行合作,不到2年時間,向梅河口市中心醫院派駐6批180余人次專家下沉幫扶,當地百姓就醫難的問題得到緩解。
近年來,中國大力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組建各種形式的醫聯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快速推進,有效提升了各地醫療水平,就醫流向得到改善,人才隊伍擴容。”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劉連新建議,應綜合考慮各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背景情況、學科特點、合作方式等因素,探索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和運營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白求恩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楊曉靜認為,縣級醫院應在縣域醫共體中發揮龍頭作用,通過建立聯合門診、特色科室、帶教進修、遠程培訓指導等方式,有效提升縣域診療水平。
用好用足科技力量
一些代表委員表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在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生產、中醫藥等領域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為疾病防治、公共衛生等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支撐。
“中國醫藥產業由大到強邁出堅實步伐,一系列政策支持為科研人員扎實推進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提供了便利。”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說,創新藥研發離不開完整的產業鏈和人才、資金支持,各方要發揮優勢,打通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鏈條。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藥學部副主任方向明是麻醉科專家,她說,麻醉藥、麻醉機、監護儀等藥物和器械已實現國產化,藥物和設備質量贏得廣泛認可。下一步,要在更多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比如針對核磁共振間裡的麻醉機、呼吸機、監護儀設備,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組織技術攻關,聯合不同學科人才,加快藥物和醫療器械‘中國智造’研發”。
“傳承與創新中醫藥,要用好科技力量。”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界紅建議,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為經典藥方賦能,增強中藥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把中醫藥的療效和原理說明白、講清楚。
關愛重點人群健康
婦女、兒童、老年人是醫療服務的重點人群,他們的健康牽動著每個家庭的心。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周琳建議,加強兒科和老年醫學科等領域緊缺的醫務人員培養,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進一步探索構建具有公益性與保障性的老年和兒童醫療服務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揚州大學副校長龔衛娟建議,在藥品集中採購時將兒童專用藥品單列分組,對其價格水平和企業供應保障能力進行綜合評估,保障兒童專用藥品獲得集採中選資格,滿足兒童臨床用藥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一直高度關注女性生育力保護以及相關支持政策體系的建立,“建議提高女性的健康意識和健康教育水平,在基層培養更多醫療人才,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阮祥燕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