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質生產力這個“新”字,長春新區如何寫得更好?

人民網記者 王海躍
2024年03月09日21:5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眼下,全國兩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成今年兩會“熱詞”。

如何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新機遇下,長春新區與萬千企業一起聚焦“創新”,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打造創新生態沃土,集中力量放大優勢資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支撐。

以“雙城”建設蓄勢,讓新興產業聚起來

2023年11月,一款“不需要跑道,能在零下40℃、海拔5500米以及在7級強風中正常起降飛行”的“吉林造”硬核無人機引得業內外人士連連贊嘆。最主要的是,這是全球首創!

這款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首次亮相,由長春長光博翔無人機有限公司研發。該公司專注於智能無人機研發和生產制造,具備完善的無人機科技創新體系,擁有全方位原創性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

乘著“雙城”建設的東風,日前,長光博翔無人機項目作為新建開工項目落位北湖未來科學城“長智光谷”。目前該項目辦公區正在裝修,部分設備已進駐並開始生產。這正是長春新區產業聚鏈成勢的一個縮影。

同樣在航空航天領域,“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實現“百星飛天”,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實現衛星的迭代升級,充分打開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的“關口”。

2024年,聚焦“雙城”建設,長春新區吹響起步沖刺集結號,北湖未來科學城立足自身優勢特點,重點布局“生物醫藥、光電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五大產業賽道。遙望未來,北湖未來科學城將以未來產業為關鍵抓手,走出新質生產力加速壯大的新興產業發展之路。

以創新生態賦能,讓區域發展活起來

新質生產力,是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科技創新,是增強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著力點。

發展新質生產力,主要力量在企業,長春新區的企業早已“摩拳擦掌”。

2024年2月29日至3月2日,2024國際智慧顯示及系統集成展上,希達電子攜綠色超高清節能超冷屏、全系列COB顯示單元、真高清會議產品方案、4K/8K超高清家用顯示屏等超豪華陣容亮相,驚喜爆表,受到海內外專業觀眾的廣泛關注。

如何為科技創新主體打造更廣發展空間——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發展平台,完善激發創新活動所需的創意、開放和交往空間?長春新區將建設更多科創大平台,承載產業大發展。

以“雙城強引領”深耕創新策源。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1.2平方公裡起步區,一批重大項目5月份全部啟動建設。北湖未來科學城協同中韓、聯動經開,以“長新創谷”為策源,打造長春科技創新中心。

以“協同建平台”提升創新能級。聚焦一院三所、高校大企開展創新源頭掘金,實現高能級平台50個、標志性成果100個、院士型項目50個的“515”創新裂變目標。

以“梯次育主體”激發創新活力。實施“昂首”“強基”“挖潛”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力爭到年底,專精特新企業突破50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900家、上市企業達到14家。

以“全要素融通”引育創新人才。以歐美同學會東北海創中心、省院士專家聯合會,廣泛鏈接院士專家、海外人才,扛起“創業奮斗、就在吉林”大旗,推動“吉人回鄉”“資智”回長,不斷提升各類人才服務水平,全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地、創新之都、圓夢之城。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