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長春新區因何而“新”?

2024年02月24日08:22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

吉林省營商環境大會召開后,長春新區吹響奮進號角,2月23日,長春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也是長春新區新春第一會。各領域企業家、金融、智庫、商協會、招商機構等重要戰略合作伙伴,長春新區全體干部及基層一線代表共計1100余人滿懷豪情赴盛會,帶著真知灼見,共商發展大計,共譜長春新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大會上,長春市委常委、長春新區黨工委書記華景斌向新區人民交出了2023年GDP 和規上工業產值突破“雙九百”的高分答卷:GDP完成913億元,增長7.2%﹔規上工業產值完成905.4億元,增長8.7%……會場內,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是欣喜,是鼓勵,更是信心和希冀。

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過,長春新區這個發展的沃土正譜寫著“新”的樂章。

新質生產力

推動產業集群蝶變升級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長春新區,作出76個字的重要指示,使新區前方的路豁然開朗、無比清晰。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隻要我們緊緊依靠產業引領、創新驅動、企業支撐,必定能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描繪在新區土地上,在引領和帶動省市發展中勃發新氣象、闖出新路來。”華景斌說。

生物醫藥方面,長春新區坐擁亞洲最大的疫苗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基因藥物生產基地﹔光電信息方面,長春新區有全國唯一以省份命名的“吉林一號”衛星,108顆衛星在軌運行,組成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新材料方面,長春新區現有企業100余戶,正建設全市唯一通過新建認定的化工園區……“壯藥”“強光”“聚材”三箭齊發,“兩谷一基地”聚勢起舞。

深入落實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長春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的部署,長春新區正依托產業基礎、創新優勢,圍繞建圈強鏈,著力做強生物醫藥、光電信息、新材料3大特色培育產業,高端升級先進裝備制造1大基礎主導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1大重要支撐,前瞻布局精准醫療、元宇宙等X個未來產業新賽道,構建“311X”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推進藥谷、光谷、新材料基地“兩谷一基地”,高標准建設長春北湖未來科學城和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

新技術

向創新要動力 為發展添活力

過去一年,長春新區協同創新建平台,內生發展動能風潮正勁。

圍繞支撐吉林創新型省份、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建設,深度鏈接“中科系”“高校系”“總部系”,集聚融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讓科創“關鍵變量”成為經濟發展“最大增量”,推動創新創業做法成效獲國務院通報,為全國十家之一、全省唯一。

聚力打造創新平台“升級版”,長春新區聯合“一院三所”、在長高校,落位建設45個創新平台、76個創新項目,3個國重實驗室、氫能產業研究院加速落位﹔著力培育創新主體“跳高隊”,在全省首推“創新積分制”,打造奔向創新藍海的“鐵軍雄師”,全年新認定高企377戶,總數達到845戶,佔全省25%、全市33.3%﹔“專精特新”企業總數達到410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佔全省41.2%、全市60.9%﹔上市企業11家,佔全省22%、全市30%……

眼下,長春新區基礎研發能力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蓄勢突破,動能轉換提速快進。

新環境

培育企業發展的沃土良田

為全面貫徹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精神,深入落實《長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長春新區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新32條》發布。23日長春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長春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唐繼東就《新32條》作簡要介紹。

據悉,新區推出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7.0版的《新32條》包含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要素環境、人文環境等5方面,以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的務實舉措,讓企業和企業家在新區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舒心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長春新區一直在行動。日前,由人民網主辦的“2023優化營商環境案例征集”活動落幕,長春新區憑借“提升法律服務能級 構建法務生態體系 長春新區以智慧法務區為依托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入圍法治化優秀案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再獲肯定。

2024年,長春新區將實施營商環境提檔升級工程,奮力書寫“政務服務創一流”的新答卷。

新人才

構筑高質量發展競爭優勢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長春新區通過創載體、搭平台、強活動、優服務等舉措,積極開展雙選會、企業文化進校園、直播帶崗等活動,利用長春新區就業創業和人才政策,向廣大學子及青年人才拋出回鄉就業創業的“橄欖枝”。

實施“長白慧谷”“慧谷引鳳”等人才服務品牌,歐美同學會東北海創中心即將挂牌﹔打好人才主動仗,加快推進人才創新港核心區建設……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長春新區實招頻出。長春新區引才、聚才、育才、留才、用才的高度、速度和溫度,敲開越來越多高層次人才的心門,為區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2023年,長春新區新引進15個海歸人才項目、24個院士項目,累計引進海歸人才2442人,22人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吉人回鄉”1.2萬人,各類人才總量達14.8萬人。

廣大人才的集聚回流,讓新區發展更有底氣、更有信心、更有活力,成為長春新區創新發展的底氣。長春新區正日益成為人才的向往之地、創新之都、圓夢之城。

新舉措

邁出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

一次次精准有效的產業布局,一條條打破常規的創新制度,一項項強勁有力的硬核舉措,讓長春新區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大跨步前進。

“長新創谷”成為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核心載體,成功引進一批優質項目﹔

聯合“一院三所”、在長高校,落位建設未來實驗室等45個創新平台、76個創新項目﹔

高標准建設功能完善、內暢外聯的立體化開放體系,全區外貿企業發展到350余戶,外資企業發展到129家,集聚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9個﹔

……

長春新區通過建圈強鏈育產業,協同創新建平台,內連外通促開放,深化改革提質效等一系列新舉措,讓長春新區優勢產業向高生長、未來產業向新布局、骨干企業向上攀登,讓長春新區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為不斷擴展招商信息、拓寬招商渠道、擴大招商成效,在長春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關於長春新區聘請第三方開展委托招商引資合作的決定》發布,這一創新舉措再次為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新擔當

開創高質量發展更新局面

2023年,長春新區落位項目128個,利用內資269.2億元、外資2615萬美元,招商引資綜合排名全市第一﹔

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147個,產業項目佔比76.3%,項目開工數、開復工率、入庫數均排名全市首位﹔

……

多項“第一”讓人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我國第17個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發展“底氣”更強勁、發展“底盤”更穩固、發展“底蘊”更深厚,已成為帶動吉林省創新驅動的“發動機”,拉動吉林省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

“聚力‘雙城’建設主戰場,厚植新質生產力,全面譜寫長春新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展望2024,長春新區將全力推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形成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56萬人口、15萬創新人才、11萬經營主體、4萬戶企業將同向發力,共同實現“GDP增長7%、規上工業產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消零增長8%,地方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確保經濟總量邁上千億級新台階”的目標,推動長春新區實現歷史性新跨越。

(責編:關思聰、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