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長春兩會
長春市政府工作報告解讀(5)城市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人民網長春1月10日電 (記者馬俊華)1月10日上午,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市長王子聯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23年工作,安排2024年工作。
1月10日,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人民網記者 李洋攝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長春市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城市規劃更加完善,城市建設不斷加快,城市管理日益規范,生態質量明顯提升。
城市規劃更加完善。完成長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6個縣級總體規劃和104個鄉鎮規劃,著手編制北湖未來科學城、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雙城”規劃,完成軌道交通線網等26個專項規劃,城市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城市建設不斷加快。軌道交通8條線同時在建,6號線熱滑試車,4號線南延開通。長雙快速路、石頭口門繞越線、河東路延長線、世紀大街快速路四環主線實現通車。北湖大橋維修加固提前完工。啟動南四環快速路改造。人民大街下穿隧道、東南湖大路延長線等工程加快推進。打通斷頭路、卡脖路27條。第六淨水廠調試通水。新改建地下管線559公裡,新增供熱能力1120蒸噸。累計建成換電站88座、公共充電樁6000個。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城市管理日益規范。深入推進交通綜合治理,點線面系統施策,學校、醫院、商圈周邊通行效率平均提高10%,高峰擁堵指數下降20%。扎實開展“走遍長春”行動,整改市容問題10萬余個,拆除違法建設4500處,改造提升25個高速出入口,規范48處戶外便民市場,市容市貌更加整潔有序。
生態質量明顯提升。認真開展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空氣質量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大力推進污水處理“一廠一策”提質增效工程,完成321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建設綠水長廊152公裡,實施生態補水1.4億立方米,16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標。治理修復歷史遺留礦山267公頃。生活垃圾全部資源化利用,首次實現零填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