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聚焦長春兩會

長春市政府工作報告解讀(2)“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452戶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躍升到第31位

2024年01月10日14:05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春1月10日電 (記者馬俊華)1月10日上午,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市長王子聯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23年工作,安排2024年工作。

1月10日,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人民網記者李洋 攝

1月10日,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人民網記者 李洋攝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長春市著力培育發展動能。創新體制機制實現重塑,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創新體制機制實現重塑。召開全市科創大會,成立科技成果轉化戰略合作委員會,地校院企全方位參與,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組建未來科創集團、人才集團,設立未來種子基金,以長興基金為母基金發起設立各類基金28支,投資項目145個。建成吉林大學概念驗証中心、14個市級中試基地和8個科技產業園區,科技成果本地轉化2050項、增長141%。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近2倍,“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452戶。長春市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躍升到第31位。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確立“3轉、4強、7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出台實施支持汽車、光電、醫藥、文旅等專項政策,市人大、市政協主要領導同志包保光電、醫藥兩大產業,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汽車產業穩步“上台階”,奧迪PPE試生產,比亞迪動力電池、一汽中車電驅投產,新能源車產量增長40%,長春市入選全國首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裝備制造產業規模擴大,中車長客積極拓展機電總包、風電裝備等業務,精密儀器與裝備研發中心、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光電信息產業集聚發展,長智光谷、光電信息產業園二期竣工,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108顆,建成世界最大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生物醫藥產業量級提升,支持亞泰、金賽、百克等企業擴大產能,長春高新股份連續6年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產值和營收增長10.8%。新能源產業加速培育,大力發展風能、光伏等清潔能源,新能源總裝機容量達到81.3萬千瓦,加快布局氫能“制儲運用研”全鏈條應用場景,比亞迪儲能、“新能源+增量配電網試點”等一批重點項目加速推進。數字產業不斷壯大,算力中心、數據交易中心、大數據深加工基地建成啟用,華為吉林區域總部加快建設,556戶工業企業完成智改數轉,長春市獲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570億元,佔GDP比重達到7.8%。

(責編:李思玥、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