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德惠 | 打造城市“肺葉” 優化環境 更美了人心
早上起來圍著池塘走上兩圈,晚上吃完飯繞著池塘運動健身,周末帶著孩子來到池塘喂喂魚、看看荷花,順帶著了解國學文化知識……在德惠市的西南角,文化公園和植物公園這幾年備受市民推崇,兩個公園也變成了德惠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好幾年沒回來了,這裡變化真的挺大的,植物修剪得板板正正的,夏天池塘裡還養了荷花,在這裡逛逛心情非常好。”回德惠探親的劉女士一邊夸著德惠植物公園的好,一邊回憶起以前這裡的場景。“以前這裡就是一處已經廢棄的黃土大坑,一刮風,這裡的黃土揚塵都能覆蓋整個德惠,當時的環境跟現在真是沒法比,現在有樹、有水,還有活動場地,真的跟原來不一樣了。”
劉女士說的變化,得益於德惠市委市政府立足長遠,科學謀劃,制定了植物公園三年建設規劃,變廢地為綠洲,將這裡打造成了城市“肺葉”。
各種植物150多種2萬多棵、10座休閑涼亭、3個綠化長廊、荷花池、觀賞魚池……德惠市植物園內,隨處可見的美景是多年來,德惠市委市政府從居民角度出發,不斷加大投入,不斷推進建設的成果。從最開始的土壤改造,到后來的引入水源、建設水上樂園、植入荷花,再到提升照明效果和視覺特色、改造路面、安裝健身器材……如今的植物園,一改“灰頭土臉”的面貌,以其城市“肺葉”的功能、城市氧吧的魅力,已然成為德惠市休閑健身的一張綠色名片,成為市民共同的城市記憶。
“我來看看我種在這裡的銀杏樹,長得非常好。”市民李女士,多年前從大連帶回一棵銀杏樹,樹長大了,家裡種不下了,與植物公園的工作人員溝通后,就將銀杏樹種在了這裡,“當時就是因為這裡的環境好,樹已經移植過來很多年了,每年我都要來這裡看看,順便逛逛公園。”
“平時早晚鍛煉的人特別多,跑步的、打拳的都有,白天來遛彎的老人多,周末孩子來玩的多,這裡面綠樹成蔭,大家都非常喜歡來。”德惠市植物公園管理中心主任鐘春海說。
在距離植物公園不遠處,德惠市文化公園也與植物公園一樣由廢棄黃土坑改造而成。要說植物公園主打植物、水榭、園林觀賞游玩為主,那麼文化公園則在“文化”上做足了文章。
走在文化公園裡,仿古長廊、國學長廊、十二組歷史人物銅雕等無不透露出濃厚的文化氣息。仿古長廊和國學長廊,在美化園內環境的同時傳播了國學文化。十二組銅雕從三皇五帝到新中國的成立,演繹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史,讓市民休閑游玩的同時學習了歷史文化。
“家就住在附近,一有時間就帶著孩子來逛逛,在游玩的同時,讓孩子感受一下國學的魅力。這裡還有游樂場、天鵝棲息地等,都是孩子喜歡的,孩子也總是要來這裡玩。”市民楊先生說。
2012年德惠市文化公園建成后,以其特別的區位優勢、獨具匠心的建筑特點和完善的功能設施,為市民提供了很好的社會文化活動場所,吸引了市民百姓的到來。
現在在文化公園裡,人們可以在其中歌唱、健身、跳廣場舞,可以近距離地觀賞天鵝,可以帶著孩子去游樂園玩,可以在景觀亭裡納涼看風景……德惠市文化公園不但白天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好環境,晚上為了方便市民的休閑健身進行了全園亮化。這裡已經成為市民運動健身、消暑納涼的首選,單位團建、校園活動的重要板塊,自媒體當下網紅的打卡點,記錄情侶新婚的幸福瞬間,承載了學子畢業留念的人生定格。
此外,在德惠市1400平米的新華口袋公園和1200平米的鬆柏路小微綠地也成為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德惠市科學設計方案、合理布局空間,將零星邊角地、老舊綠地打造成精致的“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不但讓城市景觀、生態系統得到了明顯改善,還扮靚了城市空間,為城市增彩。
從無到有,從黃土坑到設施齊全、功能日臻完善的公園,一塊塊曾經的荒地水坑煥然一新,德惠公園、迎賓公園、惠民公園……一座座設施齊備,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公園相繼建成投入使用。環境優美的公園讓德惠市市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閑暇時間,人們走出家門,就地就近在公園裡休閑娛樂,親近自然,享受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