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回望2023 長春新區以“新”引量質齊升

2023年12月29日10:31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乘勢奮起向“新”行。回望2023,長春新區實干奮進,科創成果亮點不斷,產業發展強勢賦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人民生活幸福和諧,成績單上碩果累累。

這一年,長春新區整體保持高質量發展,經濟數據有看點。

前三季度,GDP、規上工業產值、固投增速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中分別排名第9、第7和第4位,力爭今年底GDP和規上工業產值實現“雙九百”目標。

長春新區何以如此?這得益於全區上下牢記囑托,堅持走集約化、內涵式發展道路。在深入落實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長春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部署中,扛起責任使命擔當,打先鋒,站排頭,加快構建“311X”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1310”發展策略,建立“管委會+園區+公司”管理體制,深入謀劃新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長春新區勇擔引領全市振興突破的重大使命,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

這一年,長春新區產業多鏈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有路徑。

長新創谷,今非昔比。湖灣大廈、創谷雙子座、人工智能基地、創新基地、創谷mall等鱗次櫛比的建筑群與北湖公園形成了城市中不可復制的現代化商務城區,科技感、未來感扑面而來。

細數長春新區產業發展,生物醫藥方面,在全國生物醫藥園區中產業綜合力連續三年向上攀升,位居全國第14,位列東北地區首位。“長春藥谷”推進項目121個,飛凡生物、聖博瑪化學原材料、華潤醫療器械產業園及物流基地等項目完成落位。光電信息方面,全國唯一以省份命名的“吉林一號”衛星,108顆衛星在軌運行,組成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長春光谷”地標項目長春智能光谷產業園加快推進,吉林大學仿生工程實驗室、西安大醫集團、上海醫加醫東北總部等一批企業項目已簽約入駐。新材料領域,正建設全市唯一通過新建認定的化工園……涉及領域新、科技含量高,長春新區仍在不斷進階。

這一年,長春新區滿載科創基因,開拓創新再加碼。

將科技創新“基因”融入發展“血脈”,長春新區不斷釋放出新動能。圍繞重點領域,建設高能級創新平台,吉大仿生研究院及大科學裝置、吉林省科技廳“兩室、兩院”等高端創新載體均在新區落子布局,吉興產業園、吉諾貝爾科學家科創園、長春理光產業園(創新研究院)等科技園區也將大展拳腳,依托長春人才創新港、歐美同學會東北海創中心鏈接海內外頂尖人才團隊,活力新區,正在創新研發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深耕科創沃土,助力企業枝繁葉茂。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長春新區共有1078家企業入選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佔吉林省入庫總數23.5%﹔全區集聚高新技術企業810戶,佔全省1/4、全市1/3。2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此拔節成長。隨著北湖未來科學城、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雙城”發揮策源引領作用,這裡科技創新必將蔚然成風,繪制耀眼科創“版圖”。

這一年,長春新區城市煥新,“三生融合”再提升。

這裡滿目皆景,處處風光﹔這裡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這裡休憩游玩,生態宜居……綠色、智慧、現代的城市面貌躍然眼前。

在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長春新區還精心描繪美麗新畫卷。北湖大橋通車,北湖公園提升改造,暢通明溪、寧溪等兩條主要脈絡,推動公園、綠道、單體景觀串聯成鏈。今年還成功舉辦了北湖柳堤踏青節、消夏節等活動,累計吸引游客20萬人次。不斷探索生態“高顏值”到經濟“高價值”的轉化路徑,路脈、水脈、綠脈共生繁榮,人才、產業、環境互相促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不知不覺間,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花園城市英姿展現。放眼望去,高品質街區潔美有序、配套完善,城市主干道寬敞通暢,沿途芬芳﹔高水平建設的“花園新區”正從規劃走向現實。

全力打造長春三年振興突破攻堅戰的“領頭雁”、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東北地區“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示范區”,長春新區一直在路上。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