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擦亮黨性教育鮮紅底色

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主題教育各項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對開展主題教育的總要求作出深刻闡釋,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強黨性”。
在吉林,有一所以紅色教育、黨性教育而聞名的學院——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該學院是全國唯一以東北抗聯為主題、全省首批納入中組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的干部學院。2021年4月,中央編辦正式批復設立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為吉林省委直屬副廳級事業單位。2021年8月,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正式揭牌並全面啟用。
幾年來,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以推進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賦能”為抓手,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等紅色基因,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紅色課堂”“紅色師資”“紅色教材”“紅色線路”,為全國黨員干部開展黨性教育提供紅色陣地。教育部將學院納入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全國工商聯擬在學院建立全國民營經濟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學院獲批吉林省社科重點領域紅色教育研究基地……
如今,學院全國黨性教育基地的品牌力和影響力已初步形成,正在邁向全國紅色教育的第一梯隊。截至目前,學院已承接各類班次910余期,18萬余人次。
建平台 強化政治功能
學院突出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理論引領,著力打造“一體兩翼”體驗式沉浸式場景式鑄魂賦能教育平台,讓學員從“心”感悟斗爭之艱辛、思想之光輝、旗幟之偉大。
在學院內,一個個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意蘊深長的教學平台帶領學員探索“對黨忠誠”在中國共產黨發展道路上的理論塑造和生動實踐。
創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修平台,打造學院第一課堂。依托核心閱讀區、學習大講堂、教研沙龍區、主題文化牆等四大功能區,綜合運用“展牆講解+資料研讀+沉浸討論+專題講授+總結提升”現代教育理念,通過一系列領學導學和互動分享,使學員深刻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和實踐偉力,讓理論教育更加生動鮮活。
打造“對黨忠誠”沉浸式紅色情境教學館,構建政治忠誠教育基地。充分運用沉浸式、互動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式,通過“看聽讀講演答”,帶領學員在追求忠誠、確立忠誠、傳承忠誠、體悟忠誠、鍛造忠誠、升華忠誠、筑夢忠誠的教學脈絡中,探索“對黨忠誠”在中國共產黨發展道路上的理論塑造和生動實踐,進一步引導學員深入思考、找尋答案、知行合一。
建構“三地三搖籃”紅色吉林主題教室,打造賦能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的實踐創新教育基地。通過翻轉課堂教學形式,引導學員在查閱資料、深入思考、找尋答案、交流分享等自主式和研究式學習過程中,追尋吉林省“三地三搖籃”的紅色歷史印記,讓學員從中汲取干事創業奮進力量。
塑品牌 用好吉林紅色資源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証,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基因是歷史的積澱,是歷史真正厚重之所在。
學院不斷豐富完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以東北抗聯精神、楊靖宇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為重點,以能力提升、知識拓展等N個內容為支撐”的“1+3+N”教學體系建設,不斷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據悉,在研發主體課程方面,學院堅持理論武裝與黨性修養相統一,開發開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總論,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等為分論的專題教學模塊,研發《東北抗聯抗日斗爭的啟示》《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的光輝足跡和歷史功績》《弘揚靖宇精神 銘刻初心使命》等主體教學,逐步構建涵蓋東北抗聯奮戰史、精神內核、時代價值、當代實踐的吉林特色精品課程。
為突出精神傳承,形成“為黨獻策”新高地,著眼於提高干部綜合素質和能力,學院按照政治性、思想性、權威性、指導性、可讀性原則,著力推動以“通用教材+專業教材+其他教材”為主的“1+1+N”教材體系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精選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編寫、推薦的權威教材作為通用教材﹔以東北抗聯為主題,將《東北抗日聯軍史》等7本東北抗聯系列教材作為專業教材﹔挖掘整理抗聯老兵、將軍后代口述史資料,形成《通化抗聯故事選》等其他輔助教材。此外,學院還建立全省黨干校系統首家社會科學重點領域研究基地、全國首家以紅色教育為研究主題的社科基地——吉林省紅色教育研究基地。
聚焦百年黨史中的“吉林紅”,學院採取“院委會專題研究、工作專班集中開發”等方式,成立專家工作室、名師工作室、課程打磨高端智庫專家組,建立健全“全員競課、集體備課、團隊磨課、專家聽課、學員評課”教學鏈條,努力實現“堂堂都是精品課”。《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等體驗式教學視頻課程在中央黨校中青班、理研班等班次播放使用﹔案例教學《人生的抉擇》作為全省典型案例上報全國組織干部學院交流……在全省黨干校系統首屆“精品微課”評選中,學院研發打造的10門課程,獲5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同時榮獲優秀組織獎第一名﹔在全省黨干校系統“‘數說’黨的二十大”精品微課評選成功結項的10個課程中,學院報送的2門課程,分別榮獲優秀第一名、良好第二名。
截至目前,學院獲准立項國家機關黨建重點課題、省社會科學基金等各類省級以上項目9項,形成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的良性循環,對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學術力量和智力支持。
重創新 讓教育更“入心”
“此次東北抗聯精神學習是一次補鈣之旅,是一次修心之旅,是一次加油之旅,更是一次鑄魂之旅。楊靖宇將軍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英勇無畏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寧死不屈精神的集中體現,鼓舞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奮勇前進,也激勵著我在工作中錘煉品德修為、練就過硬本領,我將把所學所思所悟應用到工作實際,認真研究政法系統中婦聯工作發展的新未來。”11月15日至20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婦聯干部東北抗聯精神培訓班在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舉辦,學員李慧玲課后感慨地說。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讓黨性教育“增味提鮮”,扎實推動黨性教育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是學院一直以來的目標。
在原有十大類百余門課程基礎上,學院持續推動現場教學、訪談教學、情景教學、影像教學、故事會教學等特色課程打磨提升,創新研發推出沉浸式教學、案例教學、翻轉課堂,打造紅色放映廳、電影黨課、紅色微課等輔助教學平台,逐步形成“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系統完整”的黨性教育課程體系。
為使紅色教育實現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學院延伸教學線路,圍繞全省“三地三搖籃”紅色資源布局,積極打造以通化為核心區,以全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三條歷史軸線為延伸鏈的“紅色主題”現場教學點,連點成線、連片成面,共同構建起具有吉林特色的紅色教育平台體系,讓紅色教育見人見物見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質升級紅色教學線路基礎上,學院將培訓線路拓展延伸至全省歷史文化、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生動實踐類現場教學點,使紅色文化與冰雪文化、汽車文化、黑土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生動實踐主題”現場教學點,形成一批彰顯吉林地域特色、體現經濟社會發展、宣傳推介城市名片的體驗式教學線路。
教育活起來,課堂動起來,內容實起來。學院將持續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不斷提升教學培訓質量水平,切實發揮“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陣地“熔爐”作用,不斷引導廣大學員自覺爭當紅色基因的學習者、傳承者和踐行者,進一步推動紅色教育走深走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