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冷”資源撬動“熱”經濟

人民日報海外版整版聚焦:吉林冰雪“破圈”三棱鏡

本報記者 康 朴
2023年12月24日08: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吉林市萬科鬆花湖滑雪度假區。
吉林市委宣傳部供圖

滑雪愛好者在吉林市冰雪試驗區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滑雪。
新華社記者許 暢攝

第七屆吉林冰雪產業國際博覽會,參觀者在長春館體驗旱地冰壺。
羅 浩攝

長春冰雪新天地。
李 洋攝(人民圖片)

雪凇挂枝頭。
本報記者康 朴攝

第七屆吉林冰雪產業國際博覽會,參觀者體驗VR項目。
新華社記者張 楠攝

吉林市龍潭區的學生們正在鳴山綠洲滑雪場上滑雪課。
吉林市委宣傳部供圖

吉林市江灣大橋。
吉林市委宣傳部供圖

東北的冬天極冷,人們有“貓冬”的習慣。然而,走進吉林,記者驚訝地發現,千百年來“貓冬”的傳統早已悄然不見蹤跡。多樣的冰雪運動、豐富的文化體驗、創新發展的冰雪裝備,依托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稟賦,“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正在吉林得到生動實踐。

雪上的活力

一項資源稟賦,釋放冰雪經濟無限潛能

長白山脈的“粉雪”顆粒飽滿、柔軟,捧在手裡就像面粉般從指縫間輕輕滑落,最受滑雪愛好者歡迎。吉林省位於世界黃金雪帶,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和重要的冰雪旅游目的地。75家滑雪場、超過1200公頃雪道總面積、350公裡雪道總長度、8.9萬個冰雪資源單體,冰雪市場佔有率、產品綜合銷售額、市場承載力、重資產投資額持續領跑全國,北大湖、鬆花湖、長白山滑雪度假區接待人次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前三。

一到雪季,滑雪愛好者便像候鳥般乘飛機、坐高鐵來吉林打卡。上個雪季,吉林接待游客規模達到8500萬人次,今年11月以來,“吉林”“滑雪”關鍵詞的搜索量環比增長113%,預計這個雪季游客有望突破1.15億人次,“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在吉林得到生動實踐。

“‘精神東北人’抵達戰場!”上周末,在北京工作的周姝和朋友們來到位於白山市的長白山萬達國際滑雪場過了把癮。“粉雪體驗感最好,雪道上還能看雪凇,刺激又浪漫,吉林冰雪游性價比很高。”周姝告訴記者。吉林不僅有粉雪,而且靜風,很多雪場三面環山,東部山區森林覆蓋率接近90%,負氧離子很高,運動兼具康養效果。很多南方人在吉林長春、延吉、長白山買房置業,就是為了雪季滑雪方便、夏季避暑休閑。

壯大冰雪經濟,本地市場蘊藏無限潛能。

12月13日,在吉林市萬科鬆花湖滑雪度假區,數百名來自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的學生穿戴專業滑雪用具,在教練指導下練習平地滑行、側方蹬坡和犁式剎車等動作。其中,六年級學生劉承熙嫻熟的技術動作引起同學們的稱贊。

“我們才第二次來雪場上課,你怎麼滑得這麼溜?”

“去年上過課后,寒假爸爸媽媽又帶我去了好幾次,我都練熟了!”

記者了解到,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大目標,吉林省近年來積極推進各類校園冰雪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帶動學生們參與冰雪運動、體驗冰雪快樂。目前,吉林省共建有冰雪運動特色學校557所,每年直接參與冰雪人數達到1000萬人次,其中在校學生參與冰雪運動人數超過130萬。每年組織群眾冰雪體育活動超過600余項次,形成了長春淨月瓦薩國際滑雪節、查干湖冬捕節等一批知名冰雪賽事。

“前幾年我們做過統計,通過冰雪課堂,學校主動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由500多人左右增長到上千人,很多孩子由此愛上了滑雪,一到寒假就纏著家長買裝備、上雪場,朋友圈裡很多家長都在秀孩子的滑雪視頻。”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體育教師曲藝告訴記者。

“吉林省正在建設大旅游產業集群,計劃將冰雪經濟收入提升至10000億元,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人。”吉林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吉林誕生了武大靖、周洋、李堅柔、蘇翊鳴、齊廣璞等一批冰雪名將,他們的優異成績也激發著孩子們上冰雪的熱情。學校還開設滑冰、冰球等多種冰雪課堂,既能發現和培養苗子,又能擴大冰雪愛好者人數基礎,激發冰雪經濟活力。”

減法的藝術

一個產業鏈條,繪就冰雪經濟浪漫底色

這是一座156萬平方米的冰雪樂園。論佔地面積,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2倍還多。在數千名能工巧匠手中,73.8萬立方米冰雪化作120組建筑:山海關、冰雪民居、佳人撫琴……一組組晶瑩的冰雕雪建靜立在夜色中,或大氣磅礡,或栩栩如生,在彩燈映襯下露出五光十色的神採,吸引眾多目光。

於佳卻來不及欣賞自己的作品。他是一名冰雕師。趕完工,於佳就去遼源了,他在那兒還有新的任務。冰雕師很搶手,每天有數百元到上千元的收入,一個雪季下來,能多賺幾萬元。以前,主攻石雕和木雕的於佳,一到冬天就沒活干,隻好在家“貓冬”。這幾年冰雪旅游火了,於佳自己琢磨著搞起了冰雕,用他的話說,就是“換個材料的事,不難。”

事實上冰雕並沒有那麼輕鬆。動工前,需要先在冰上勾勒出線稿,由此在腦中形成立體圖,動作姿態、比例層次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一切仰賴冰雕師的運籌帷幄。經電鋸切割、大刀切形、槽刀刨冰、尖刀細雕等數道工序,才能雕出一件作品。這是一項減法的藝術,冰質堅硬卻脆,一有差池,很難補救。“心要細、手要穩。”於佳告訴記者。

普通人的毅力和精湛技藝造就了這個玲瓏剔透的冰雪王國。12月12日,長春冰雪新天地開門迎客,游客市民爭相打卡,樂享自然的饋贈和工匠的杰作。

人物和動物的雕刻是最難的。於佳雕刻的一條龍很受游客歡迎。龍須、龍睛、龍角、龍鱗都表現得十分生動,採用了鏤空、透雕等多種手法。於佳整整雕了一天,但他仍不滿意:“如果時間寬裕點,還有很多細節可以完善。”

最讓於佳感到遺憾的,還是這些作品存在的時間太短——冰雕常常隻有3個月的壽命。“不過,短暫的美更值得珍惜。”於佳說。

在吉林玩雪嬉冰之余,還可以觀賞冰湖騰魚的查干盛景、冰雕玉砌的霧凇奇觀、純淨聖潔的大美長白,體驗溫泉療養的愜意、品嘗林海雪原的珍味、盡享溫暖雪鄉的煙火,在遠離塵囂中回歸冰雪自然,洗滌疲憊心靈,留下最美的冰雪記憶。

鞋匠的夢想

一種裝備產業,賦能冰雪經濟加速升級

王陽無奈地退役了。2005年,他才22歲,短道速滑運動員,正全力備戰來年的都靈冬奧會,卻拗不過身上無情的傷病。

可他離不開冰場了,開始嘗試自己制作冰鞋。他記得,不少國內運動員穿的都是進口貨,“有的磨腳,有的發力點不對”。制作一雙適合中國人的冰鞋,這個念頭再也揮之不去。

運動員有一股拼勁,他想用另一種方式圓冬奧夢。上網查資料、自學縫紉手藝、遍尋合適材料,王陽不停地試驗著。“冰上運動員的經歷讓我更了解他們的需要。”王陽說。

200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品牌:百凝盾,做冰鞋,也做冰刀。冰鞋免費送給運動員們使用,聽取意見,再改進提升,事業在不斷嘗試中有了起色。

對王陽來說,2014年很特別。

那一年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英國名將克裡斯蒂的冰刀正是王陽親手打磨的。也是那一年,張虹穿著王陽制作的冰鞋,在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賽場上實現了中國速度滑冰金牌“零的突破”。那一刻,王陽如同自己拿到了冠軍。

年產量約1萬雙,超400雙為專業運動員訂制,他的冰鞋出現在英國、法國、荷蘭、俄羅斯、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運動員的腳上。

王陽告訴記者,產品走俏離不開冰雪運動的火熱,“這幾年新成立了很多支省級滑冰隊伍,市場遠遠沒有飽和”。一名退役運動員、幾名設計人員、30多名下崗工人和退休職工,4000萬元的銷售額,這支不起眼的隊伍創造了一個奇跡。

剛剛閉幕的吉林冰雪產業國際博覽會上,百凝盾的冰刀冰鞋、遼源襪業的自發熱滑雪襪、火獵犬的石墨烯睡袋、瀚海特車的雪地摩托……本地企業驚艷亮相,吉林生產的滑雪模擬器更是供不應求,為吉林冰雪裝備產業騰飛增添了生動注腳。

“支持企業提升設計水平、鼓勵優秀運動員自主創辦冰雪器材品牌是吉林省謀求產業領域突破的重要舉措。”吉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用品企業和服裝鞋帽企業發展,吉林冰雪裝備產業鏈漸成規模,正加快打造全國冰雪裝備研發、制造和交易中心。”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