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強基層 夯基礎 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綠園實踐

2023年09月12日10:23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探索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歷史的選擇,是時代的呼喚,更是人民的意願。在推動長春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的進程中,不僅要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支撐,更要不斷夯實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石。

長春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論述,圍繞支持和保証人民當家作主履行法定職責,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44334”長春實踐,以探索創新全力答好“民主之問”的時代答卷。

活動有載體、履職有平台、工作有機制。近年來,長春市人大系統持續加強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打造以家為中心、站為延伸、點為特色的代表履職平台體系,在實際工作中形成了一批品牌化、特色化的經驗做法。8月29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快“人大代表家站點”建設推進會,部分縣(市)區人大常委會負責人、“家站點”負責人、市人大代表作交流發言,展示基層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綠園區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著眼加強基層民主,全面推進“家站”建設,積極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載體作用不斷彰顯。

建強“家站”,搭起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的“廣闊平台”

建“家”建“站”不是目的,發揮“家站”作用,方便代表開展履職活動、方便群眾找到代表、方便代表聯系群眾才是宗旨所在。為此,綠園區人大在推進“家站”建設過程中,不過分強調硬件條件,而是注重“三個堅持”。

堅持以功能為核心。在將代表家站打造成為代表依法履職的基地、學習交流的課堂、聯系群眾的橋梁的基礎上,繼續開發“家站”功能,升級為代表之間閱讀、分享的“書房”,約見政府部門負責人、交辦代表意見建議的“客廳”,同時在條件成熟的代表之家設立立法聯系點,讓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車”。

堅持以制度為根本。及時健全完善“家規”才能確保“家站”有序運行,在代表之家統一制定“三制一會”制度,在代表聯絡站統一制定“三制五簿一公開”制度,使“有章理事”成為“家站”硬性標准。

堅持以管理為保障。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的文件要求,結合綠園區實際,研究出台了《綠園區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硬件建設規范化、軟件建設標准化,支持保障常態化”的工作思路,“有地議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錢辦事”成了所有代表家站的硬性標准。

突出主體,發揮人大代表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力軍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也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力軍,綠園區人大始終堅持圍繞發揮代表作用,推進實踐活動,努力做到“四個全覆蓋”。

宣傳動員全覆蓋。結合工作實際,印發了《綠園區人大常委會關於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施方案》,同時結合上級人大工作的要求及工作實際,以組織召開推進會、調度會、交流會等形式對全過程人民民主學習實踐活動進行進一步安排部署,形成了黨組統籌推進、委辦分工負責、鎮街廣泛參與、轄區內無死角的運行格局。

學習培訓全覆蓋。依托吉林省委黨校教育資源優勢,與省委黨校簽訂了《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綠園實踐》委托課題協議書,並列為省級研究課題,省委黨校領導、專家學者,為全區各級人大代表及人大干部舉辦了四期專題講座﹔編發《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與實踐資料匯編》等系列學習材料及宣傳手冊,錄制三期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系列微課堂,通過網絡、宣傳屏等渠道廣泛傳播,努力使學習教育在人大系統實現縱向無死角、橫向無盲區的全員覆蓋。

進家入站全覆蓋。目前,全區12個代表之家,69個代表聯絡站達到選區全覆蓋,同時按照直接選舉編入原選區,間接選舉就近就便的原則,將全區502名全國省市區鎮五級人大代表全部編組進家入站,實現了屬地區域全覆蓋和所屬代表全覆蓋。

活動開展全覆蓋。制定《綠園區人大常委會關於開展“四個一”活動的實施方案》,結合“亮身份、聽民聲、匯民智、辦實事”活動,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率先垂范,帶頭進家入站接待選民,區人大各委辦領導深入基層調研指導,參與策劃“家站”活動,因地制宜、打造“一家一站一特色”名片。目前,已探索出普陽人大代表之家“四個同步”、春城人大代表之家“四個清單”、萬福社區代表聯絡站“涼亭議事五字工作法”等一批“看”有形象、“聽”有故事、“學”有招法的樣板“家站”。

助力發展,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偉力

牢牢把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根本要求,在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把薪助火。

助力法制建設。積極配合上級人大開展立法調研,收集立法建議,探索性地組建了由24名具有一定法律知識和法制工作經驗人員組成的專家團。

助力民生事業。探索建立民生項目征詢意見機制,向基層群眾常態化征集民生實事項目建議,實現由“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轉變。創新開展“代表·局長面對面”系列活動,搭建人大代表與政府部門對話交流的良好平台。

助力生態環保。區人大常委會積極響應市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健全“一抓五年”工作長效機制,決定把《黑土地保護規劃》《吉林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作為監督重點,利用5年時間,協調區人大各委辦力量、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手段,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對生態環保情況開展長線監督工作,一抓到底,取得實效。

助力經濟發展。立足代表隊伍資源優勢,持續開展“人大代表招商行”活動,打破代表團地域界限,圍繞區域經濟發展重點,成立助力經濟發展六個專業小組,動員代表廣泛開展招商、推介等活動,助力經濟企穩回升。

(責編:關思聰、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