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9萬人!55.42億元!上半年,延吉旅游“成績單”亮眼

民俗、恐龍、足球、演藝,文體旅融合﹔全國熱門小眾目的地TOP10榜單第4名,2023上半年縣域旅游影響力TOP100榜單第8名,2023年上半年,延吉旅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接待旅游人數409.9萬人次,同比增長386%﹔旅游收入55.42億元,同比增長678%。
高點謀劃、釋放活力,聚焦旅游市場新勢力
著眼旅游人群向年輕化過渡現狀,全面迎合青年客群的特征喜好,以打造年輕化城市為總目標,制定出台《延吉市“青年延吉”城市發展實施方案》,推出一系列住宿、餐飲、門票、公交等優惠活動,吸引眾多年輕人集聚延吉。同時在購房購車、置業創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推出補貼和保障政策,讓更多年輕人來到延吉、愛上延吉、留在延吉。根據2023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來延旅游的游客中,“90后”佔比最多,為59.42%,青年客群成為拉動延吉旅游消費和推動旅游轉型的主力軍。
突出特色、打造熱點,借助網紅經濟新模式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種草”效應進一步催生了年輕人崇尚個性、注重體驗的旅游新趨勢。在中國朝鮮族民俗園裡體驗民族生活,在延大網紅彈幕牆前,手持一杯印有“延吉”logo的咖啡拍一張照片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可以說網紅效應讓延吉在全國打響了知名度。由於朝鮮族服飾、雙語牌匾等地域符號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這種網紅效應也帶動旅拍、美妝、朝鮮族民族服裝租賃等行業迅猛發展,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商業街的朝鮮族特色服裝租賃店由2022年的3家猛增至100余家,全市也激增至400余家,現在延吉的大街小巷都能見到穿著朝鮮族服飾的游客。
找准定位、感受生活,解鎖城市漫步新方式
不同於過去“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游方式,當代年輕人更願意走街串巷享受當地生活。以咖啡文化衍生出的“咖啡慢生活”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據統計,延吉的咖啡館已由2023年初的300余家激增至目前的800余家,僅延大網紅彈幕牆周邊就新開了100多家,部分網紅咖啡廳日銷量可達2000杯。在社交平台輸入“延吉咖啡”,相關筆記超過2萬篇,不少游客專程打卡分享體驗,在旅行途中靜享一段愉悅時光。
立足優勢、做強特色,做精美食旅行新名片
延吉素有“美食之鄉”的美譽,烤肉、冷面、泡菜、打糕……百余種朝鮮族美食吸引無數美食愛好者覓食於此,簡直是“干飯人”的天堂,現在“來延吉帶1TB的胃”已成為網絡流行語。“全州拌飯”“順姬冷面”等品牌老店總是大排長龍,“辣拌花蟹”“奶油米酒”等網紅餐飲也在悄然佔領市場,延吉不夜城美食街、水上市場、延吉西市場等特色美食聚集地,也贏得了眾多游客的喜愛,延吉餐飲行業總體銷量較往年增加了3倍—5倍。
打造品牌、拉動消費,激活假日經濟新動能
一個傳統節日振興一座城,一場文旅盛會帶火一座城。特色的節慶旅游資源也讓延吉旅游頻頻“出圈”。舉辦了十屆的延吉國際冰雪旅游節亮點頻現,新潮刺激的冰雪汽車拉力賽、激情四溢的高山滑雪挑戰賽以及熱血沸騰的速度滑冰,讓延吉成為冰雪運動愛好者的天堂﹔極具民俗特色的中國(延吉)朝鮮族端午民俗文化旅游節也是備受關注,民族式摔跤比賽,朝鮮族秋千、跳板表演,優雅唯美的民俗歌舞展演,帶來一場場文旅盛宴。多種多樣的節慶活動為延吉吸引人氣、聚集商氣,有效拉動了城市旅游綜合消費。冰雪節期間(2023年1—2月)共計接待游客約223.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31.4億元,端午節期間(2023年6月22—24日)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4.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1億元。
注重人文、弘揚文化,引領文化旅游新風尚
隨著人們對文化需求的增加,旅游演藝逐漸成為涵養地方文化、溝通觀眾心靈的日常化行為。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精心培育“四季如歌”“非遺之聲音樂會”“故鄉列車”等文藝演出,展現最正宗的朝鮮族傳統歌舞﹔在青年廣場及各街道小廣場上演的“快樂延吉大舞台”,用群眾文化活動彰顯延吉的活力與熱情﹔在景區推出“花開永不敗”“印象延吉”“DJ派對”等演出,講述延吉故事,全方位展示延吉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參與其中,增強游客旅游體驗感。截至上半年,延吉市各類演出300余場。
創新宣傳、拉動客源,拓展延吉旅游新形象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也需勤吆喝。為了讓旅游營銷“活起來”,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兩手抓,到寧波、青島、哈爾濱等旅游發達城市和主要客源地城市舉辦延吉文旅資源推介會,邀請東三省及京津冀地區旅游“網紅大V”來到延吉,以政府精准推介、“網紅大V”考察體驗等形式,通過新媒體平台,集中宣傳推介延吉,綜藝節目紛紛來到延吉錄制,在延吉拍攝的電影《燃冬》也於8月22日正式上映,吸引更多受眾關注延吉。同時,不斷加強延吉城市的營銷推廣,利用新媒體,樹立“延吉旅游”官方品牌,把延吉旅游的亮麗名片打磨得愈發光彩奪目。
一個個有序推進的項目、一項項擲地有聲的舉措,延吉正匯聚起越來越強的發展動力,民俗、生態、冰雪、恐龍、跨境,這些旅游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成為延吉旅游“金名片”,我們相信隻要繼續圍繞這張“金名片”做文章、繪藍圖,延吉終將變“流量”為“留量”,變“網紅”為“長紅”。(延吉市委宣傳部 王曉彤 李軍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