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汪清縣公安局天橋嶺派出所立足“警地融合”用“4S”服務 播撒“光與暖”

2023年08月25日09:29 |
小字號

自黨建引領“警地融合”工作開展以來,汪清縣公安局天橋嶺派出所積極順應公安改革的時代步伐,結合實際特點,在近期工作任務中總結實踐出一套“4S”工作法,不斷深化理論成果轉化,努力開創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用警燈照亮“黑木耳”特色產業安全生產

木耳生產是汪清縣天橋嶺鎮的傳統優勢產業,為確保木耳產業發展,民警圍繞生產各個環節,積極組織民警、輔警、村警在轄區全范圍內開展了木耳菌房消防安全專項檢查行動,重點排查了轄區內的木耳菌房數量,木耳菌加工場所電器線路敷設及安全使用情況,加工木耳菌和取暖用火情況,存儲鋸末是否存在安全問題以及是否堵塞消防通道等情況,並當場向群眾宣傳和下發整改。他們還根據傳統做菌極易導致火災事故的經驗,及時聯合鎮政府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邀請企業負責人,木耳生產大戶參觀,提升菌農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處置火災應急能力。

用腳步拉近“警與民”魚水關系升溫

逢2、逢7的大集,熱鬧非凡的市場,總能看到民警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平時手機收到陌生人發來的什麼中獎短信,千萬別輕易相信,可要捂好自己的錢袋子啊……”﹔“大哥,給我看看咱家特行經營許可証,這滅火器的壓力不足啊,這次不處罰你,但必須抓緊整改,規范經營啊……”

主路的農貿市場,一早一晚的跨門檻經營、亂擺亂賣現象很突出,治安問題不斷。一邊要保障群眾生產生活、一邊還要確保經營秩序,如何保障好買賣雙方經營和市場治安及路面秩序來說這著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能盡快熟悉情況,和群眾打成一片,四個民、輔警幾乎將家搬到了市場裡。一個星期的時間,一個個“生面孔”變成了“老熟人”,從“大爺”到“張大爺”不僅僅隻有一字之差,而是頂著烈日高陽走在路上、扎到老百姓裡,那顆為民服務的初心。民、輔警通過實踐,創立了“多邁腿、多張嘴、多動腦”的“三多”工作法,踏實沉穩的行事作風贏得了群眾的聲聲贊譽。

用溫情化解“小糾紛”法理兼顧百姓滿意

“有話好好說,有理慢慢講……”在天橋嶺派出所所長辦公室,一起因7、8人參與的參地租賃引發的矛盾糾紛調解正在進行。與以往不同的是,調解現場除了派出所民警、村干部外,還有負責調解此次矛盾糾紛的汪清縣法院立案庭法官。最終,在“警法聯調”機制的作用下,這起長達一年的經濟糾紛被成功化解,矛盾雙方達成協議,握手言和。“糾紛產生以來,我們在村委會組織下有過多次協商,但始終無法達成協議。這次,我們對公安和法院聯調團隊給的方案和網上開庭的結果很滿意。”

天橋嶺派出所立足“警地融合”要求,深入探索實踐“五聯”創建:治安聯防、警企聯動、矛盾聯調、反詐聯防、交通聯管。其中“矛盾聯調”做到“預防在調解前、調解在激化前”,積極聯動村鎮干部、村警等群體,“敲門式”開展鄰裡、婚姻、勞資等矛盾糾紛起底摸排,建立個性化調解模式與“法警合作”的形式,引入“能敲錘”蓋棺定論,和涉及物權、債務等更權威專業隊伍,探索流動調解站與“網上法庭”,採取遠程視頻調解方式、網上開庭的方式,有效破解現實難題。

用執法提升“公信力”轄區安全社會穩定

天橋嶺派出所始終將巡邏防控工作作為壓降發案、溝通民意的重要一環,以“百日行動”巡防為契機,最大限度地將警力擺在街面上,在提高見警率、管事率和滿意率上下功夫。立足“一村一警一連”創新推出“互動巡邏”警務新模式。巡防過程中,民警與村警、民兵、黨員干部組成巡邏隊,變以往的“啞巴巡邏”“機械巡更”為“互動巡邏”“親民巡防”,在做好接處警的基礎上,加強重點發案區域內部巡邏防控,遇到群眾立即亮明身份、說明來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警地融合工作開始至今,共開展巡防800人次,回訪300人次,現場解決咨詢和糾紛40余次。通過走訪當事人、受害人,深層次挖掘破案線索,天橋嶺派出所破獲“孫某系列盜竊案”“陳某幫信案”以破案的實際成效贏得群眾交口稱贊,有力地保衛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轄區百姓擎起一片平安和諧的天空。

(責編:李思玥、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