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老兵足跡 講好英雄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系列報道
老兵李玉奎:抱著必勝的信念保家衛國

“馬達嗡嗡響,車輪嘩嘩轉。車弓上下顛顫顫,顫顫顛,顛顫顫……我的朋友,我的伙伴,前線同志們等著咱。”回憶起當年,老兵李玉奎哼唱起了難忘的旋律,情到深處,他流下了眼淚。
6月2日,吉林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尋訪老兵足跡、講好英雄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主題宣傳文化活動啟動。6月5日,我們尋訪到了89歲高齡,仍然精神矍鑠的老兵李玉奎,談起當初為什麼當兵,他沒有猶豫地說:“保家衛國!”
老兵李玉奎。人民網記者 馬俊華攝
1948年,年僅14歲的李玉奎在本村入伍參軍,先后參加了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前方戰斗炮火連天,敵人的飛機飛得很低,就像‘挨著頭飛’,連續幾十枚照明彈,照得山坡像白天一樣亮。”說起戰斗時的場景,李玉奎記憶猶新。
1952年,18歲的他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所在的戰場山地較多,我們打游擊戰,一個人能打,三個人也能打。”李玉奎回憶,“到了晚上,敵人的崗哨開著燈,有一次我們一個班偷偷摸進了敵人的陣地,將手榴彈扔進敵人的帳篷裡,卸下他們的槍栓,那次俘虜了很多敵人。”
李玉奎的革命軍人証明書。人民網記者 馬俊華攝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李玉奎主要負責師首長的警衛工作,時常需要進行夜間行軍。一早一晚都會有山霧襲來,不開燈就隻能讓人在前面引導,行軍速度緩慢。當時路面也被轟炸得支離破碎、彈坑密布,加上難民四處流動,原本計劃好的保障方式很難執行,汽車兵為了趕進度,隻能在路況好的時候拼著命地往前趕。
“駕駛員們編了一首歌。”說著,李玉奎唱起了這首《英雄的汽車司機員》,“馬達嗡嗡響,車輪嘩嘩轉。車弓上下顛顫顫,顫顫顛,顛顫顫……爬上山又下山,我的車呀快快地跑哇,我的車呀快快地向前,我的朋友,我的伙伴,前線同志們等著咱。”
難忘的歌詞講述了戰友們執行任務時的艱難場景,也講出了抗美援朝作戰時的艱苦和艱難。李玉奎介紹,當時,對部隊威脅最大的,還有敵人的肆意轟炸。“敵軍飛機在天上肆無忌憚地飛,當時叫‘摘帽子’,他們的飛機低空飛行,風把我們的帽子都能刮掉。”李玉奎說。
“我們的手榴彈打不下飛機,還會暴露地面部隊目標遭到轟炸,許多受傷的戰士都由警衛連負責轉運,戰火沖天,到處都是炸彈坑,傷員隨處可見,眼看著戰友在我眼前犧牲……”談起戰場上的慘烈,李玉奎幾度哽咽。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是我們的口號,我們就是抱著這個信念,贏得了勝利。”如今,李玉奎老人說自己的生活充實且幸福,他寄語年輕人,“要再接再厲,更加努力、勇敢,把祖國建設得越來越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