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3年創新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經驗分享交流暨長春現場會

南京市六合區:構建“1+9”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 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六合版

2023年06月27日18:45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春6月27日電 (記者李洋)2023年創新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經驗分享交流暨長春現場會27日舉辦。與會嘉賓共同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路徑,為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建言獻策。南京市六合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健作為地方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

南京市六合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健。人民網石天蛟 攝

徐健談道,六合區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門戶,是國家級江北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六合區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8萬余件,矛盾糾紛調解后解決率由2021年的85.8%上升至2022年的90.41%,被評為全國信訪工作示范區,2022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9.58%,居全市第一。

六合區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的社會治理區域創新。近年來,六合區立足本地實際,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種社會資源,綜合運用調解、仲裁、訴訟等多種方式,構建“1+9”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即1個矛盾調解中心,9項舉措——綜合調解隊伍、星級茉莉花調解工作、十佳網格調解員、無訟網格、行走天平、四色工作法、微解紛平台、11大專門調解委員會、心理咨詢),為群眾提供全覆蓋、全領域、全過程的解紛服務。具體做法是:

一、突出一個“防”,把矛盾解決在“芽”內

六合區將“法治宣傳”作為第一道“籬笆牆”。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平安六合建設,在105個村居成立相應宣傳隊,搭建4個普法平台﹔將“行走的天平”作為第二道“籬笆牆”。開展“行走的天平”進村居活動,設立巡回審判點33個、法官工作室114個,方便群眾“把脈問診”﹔將“預警研判”作為第三道“籬笆牆”。堅持每月重大風險隱患排查化解分析研判,街鎮、部門定期召開矛盾糾紛預警分析研判會議﹔將“心理咨詢”作為第四道“籬笆牆”。在各級綜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詢服務站,實施“暖心行動”。

二、突出一個“網”,把矛盾解決在“格”內

“人民調解員”為格內矛盾化解的“主力軍”。大力加強基層調解組織、隊伍建設,共建成各級各類調委會145個、專兼職調解員462名﹔“網格員和法學會志願者”為格內矛盾化解的“前沿軍”。開展“十佳網格調解員”評比活動,充分調動網格員積極性,全區500余名法學會志願者常態化戰斗在基層矛盾化解一線﹔“社區警務工作組”為格內矛盾化解的“鐵軍”。全區88名社區民警全部沉入相應警格,成了村和社區矛盾調解的中堅力量﹔“政法網格員”為格內矛盾化解的“特種軍”。組織856名政法干警下沉一線網格,發揮專業優勢,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

三、突出一個“便”,把矛盾解決在“線”內

推行線上調解。各級矛盾調解中心引導群眾利用江蘇“微解紛”、12348熱線平台等申請調解服務﹔推行在線訴訟服務。在全省率先研發民事傷殘在線鑒定平台,鑒定時間由線下平均90天壓縮至線上平均28天﹔推行互聯網庭審。區法院對全部法庭進行改造,出台《網上開庭須知》,積極運用“寧審通”平台開展互聯網庭審,深入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試點。

四、突出一個“專”,把矛盾解決在“區”內

建立“品牌工作室”,發揮“專家”示范引領作用。印發《關於建設矛盾糾紛調解“品牌工作室”的實施方案》,先后產生了50多家品牌工作室﹔建立“行業性調委會”,發揮“專業”專攻作用。建立交通事故、醫患、婚姻家庭等11個行業調解委員會﹔建立“調解補貼機制”,發揮“專款”激勵作用。出台了《六合區人民調解員調解案件補貼辦法》,補貼人民調解員調解成功案例。

五、突出一個“類”,把矛盾解決在“級”內

通過分級標注,全面排查評估“四色”等級。“藍色”由街鎮、部門自行處理,多部門協作化解的為“黃色”,可能出現越級訪的為“橙色”,可能引發極端事件或負面輿情的為“紅色”﹔通過分類處置,因案施策化解“四色”事項。高效處置“藍色”,全力化解“黃色”,努力壓降“橙色”,依法處置“紅色”﹔通過分層督導,壓緊壓實“四色”責任。每月督查通報“藍色”信訪事項化解情況,全程跟蹤督辦“黃色”以上事項,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徐健表示,下一步六合區將繼續深化“1+9”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極力推動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健全,治理功能不斷優化,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六合版。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