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顏”“值”雙提升!吉林交出生態環境保護高分答卷

人民網記者 李洋
2023年06月05日15:5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六五環境日”來臨之際,吉林省發布《2022年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全省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圓滿完成,“顏”“值”實現雙提升。

今年以來,吉林省深入打好藍天、碧水、黑土地、青山和草原濕地“五大保衛戰”,扎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持續抓好自然生態保護,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執法,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優良天數比例達93.4%,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藍天白雲、繁星閃爍。2022年,吉林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93.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穩定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位列全國第9,同比上升3個位次。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實現“四年連降”,首次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准指導值。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4%,優於國家考核目標要求。

吉林鬆原查干湖風光。人民網記者 李洋攝

此外,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等5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均達到2015年以來最好水平。

優良天數比例達到100%,與前一年度同期相比,上升0.8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在吉林延邊小城圖們,當地老百姓常講,“圖們的天兒可真好,這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近年來,圖們市堅持以“兩減一遏、一降一增”為主線,通過減排、減污、遏高、降碳、增綠,讓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成為當地鮮明的生態標識,也成為邊境小城的老百姓們幸福感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

圖們市綠色發展的“圖強之路”是美麗吉林建設的縮影,當前,“吉林藍”已經成為新常態,今后,將如何持續“吉林藍”?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天華表示,為了鞏固並提升空氣質量,吉林省將重點從堅定全域秸稈禁燒不動搖、持續推動重點工程實施、加強柴油車環保達標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力度、強化三省一區聯防聯控、指導各地不斷完善應急減排清單、深化企業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措施等多個方面推進空氣質量鞏固改善。

水環境質量穩步提高 創“十四五”以來最好水平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2022年,吉林省地表水111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Ⅰ~Ⅲ類)斷面佔比81.8%,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高於國家年度考核目標6.6個百分點,創“十四五”以來最好水平。

長春淨月潭風光。人民網記者 李洋攝

2022年,鴨綠江、圖們江水系水質為優,其中圖們江水系同比去年水質有所好轉,Ⅰ~Ⅲ類水質同比上升6.2個百分點。鬆花江水系、遼河水系水質良好,同比去年,水質均無明顯變化。綏芬河水系監測的2個斷面均為Ⅳ類,同比持平。

1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含延吉市)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保持穩定。

……

一系列數據令人鼓舞,背后則是吉林省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轉變的不懈努力。2022年,吉林省印發《“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從推進水生態惠民利民、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升生態用水保障能力、推動水生態保護修復、強化水環境風險防范等5大方面制定了系列重點任務,全力推動“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遠眺四平西湖濕地公園,園中綠樹成蔭,花香鳥鳴。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片濕地竟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水”打造出來的。

“‘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的治水模式功不可沒。”四平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宏宇介紹,經過處理的污水不僅全部實現了一級A標准排放,還通過中水回用的方式,用於工業用水、園林綠化、西湖濕地補水等方面。

水生態自我修復能力是水污染治理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向。吉林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肖尊東介紹,2022年吉林省完成18座污水處理廠(站)擴能建設,新增處理能力19.85萬噸/天、管網500余公裡,68座縣級及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一級A標准排放,水環境質量也在持續向好。

生態環境連續19年保持良好 生態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據《2022年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省自然生態系統覆蓋比例較高,生態結構系統完整穩定,生態環境狀況連續19年保持良好。

吉林延邊州風光。人民網記者李洋攝

吉林延邊州風光。人民網記者 李洋攝

較高、穩定、良好體現在哪兒?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蔡寶峰給出答案:

——扎實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2022年,吉林省完成造林綠化221.4萬畝,建設中西部農田防護林體系28.4萬畝,退化林修復10.3萬畝,森林撫育157.64萬畝,森林質量不斷提高﹔完成草原修復21.74萬畝,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新認定公布省級重要濕地16處,全省省級重要濕地達到37處,新建省級濕地公園4處,濕地保護率達到45.22%。

——不斷提高生態監管能力。吉林省連續6年組織開展了“綠盾”自然保護區強化監督專項行動,率先開展自然公園人類活動狀況遙感解譯,嚴厲打擊自然保護地內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內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改完成率達99%。

——以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引領生態環境保護。將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有機融合,強化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在協同推進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台作用。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創建5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9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22個省級生態示范縣。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對此,吉林劃定目標:

今年,吉林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力爭保持在94%左右,PM2.5平均濃度力爭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重污染天氣比例保持在0.8%以下﹔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確保達到78%以上,劣五類水體比例控制在1.8%以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穩定在95%以上,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確保達到100%。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張旗威表示,下一步,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將緊盯生態環境質量目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進一步增強吉林老百姓對環境的期望。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