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遼源:小雞蛋帶動三產融合大發展

2023年05月13日14:09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春5月13日電 (王海躍)小小一枚雞蛋,經過對蛋清、蛋黃、蛋殼、蛋膜等深加工利用,附加值竟然可以成倍增長?帶著疑慮,記者走進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觀光走廊。隨著企業相關負責人的講解及企業發展歷程介紹、生產展示,記者心中的問號逐漸變成了感嘆號。

現代化的生產設備有序運轉,流水線上雞蛋完成篩選、打蛋等一系列動作﹔糖心鹵蛋、雞蛋白粉、茶葉蛋、甜糯玉米……公司展廳裡的產品讓人目不暇接。“觀光走廊裡展示的只是對雞蛋進行處理及后期工序,公司循環產業從蛋雞飼養開始到蛋殼烘干做成飼料,已經是一條閉合產業鏈。”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一個以雞蛋養殖盈利的縣城小企業,如何發展成為一家以飼用玉米種植、飼料加工、蛋雞養殖、生物質能源、食品加工、生物工程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龍頭企業?這要從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濤毅然辭去公職,投身於商海的事情說起。

1998年,22歲的楊濤辭去公職投身商海,開始了創業歷程﹔2003年,楊濤創建了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安置解決了市縣近150名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2007年,楊濤創立了國內最大蛋品深加工企業,帶動遼源市及周邊市縣 6 縣1市的養殖雞業發展,解決了市縣近萬名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這些年,楊濤先后投資近約20億元用於企業全循環產業鏈建設項目。目前,公司年加工蛋制食品5萬噸,年加工鮮雞蛋10萬噸,年加工無公害飼料80萬噸,年加工有機肥10萬噸,擁有8個百萬隻標准化蛋雞養殖基地,年存欄蛋雞1000萬隻。

“以創新贏得市場,以品質成就未來”。20年來,楊濤緊緊圍繞全省蛋品加工主導產業,通過戰略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手段,探索產業融合,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全產業鏈條,將雞蛋“用到極致”。如今,企業走上了三產融合發展的“快車道”。

據楊濤介紹,為促進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公司先后注冊商標17件,制訂企業標准25件,其中“金翼”商標被評為國家馳名商標,“金翼”牌蛋粉系列產品被評為吉林省名牌產品,提高了公司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隨著公司發展壯大,科研投入逐步加大,公司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先后完成並組織驗收了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蛋制食品專利綜合利用與成果轉化”、與吉林大學合作完成了“營養休閑系列蛋制食品加工關鍵技術與產品開發”項目,自主創新“下架雞系列產品的研制”“調味蛋粒的研制”“冷凍調理系列產品的研制”等。目前,公司擁有專利技術100余項,基本全部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通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實施,企業研發出調味蛋粒、再制鹵蛋、功能型蛋片、冷凍調理、下架雞產品等多個系列十余種產品。

“根據市場需求,我們創新推出了吸汁‘炸’蛋,並陸續實施了300萬枚鹵蛋、熱凝固蛋制食品和12000噸蛋糕加工等一批重點項目,預計今年內完成項目全部投資。”談到今后的發展,楊濤信心滿滿:“目前,我們正按照上市要求,積極准備上市前的各項工作,力爭成為省內首家挂牌上市的蛋品加工企業。上市后,將啟動年加工10億枚溏心鹵蛋項目。”

企業得以飛速發展,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談到在遼源干事創業的感受,楊濤說:“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變化實在是太大了。”他舉了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前不管啥事兒,都是我們去找政府,現在還沒等我們說,相關部門就主動上門來幫我們解決問題了,這差得可不是一點兒。”

飲水思源,不忘家鄉。楊濤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始終不忘回饋社會,積極投身吉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寬廣胸襟。

如今,楊濤的身上有著多重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吉林省勞動模范”“吉林好人·先鋒企業家”“遼源市十佳優秀企業經營管理者”“遼源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目前,當地黨委和政府積極建鏈、延鏈、補鏈,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全力打造“中國蛋谷”,使之成為“中國蛋品文化的傳承地、禽蛋產業集群的展示地、現代農業科技的應用地、未來農業發展方向的引領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地、綠色循環經濟的先行地”。

“中國蛋產業看吉林”。未來,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將以壯大產業規模、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為主線,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以養殖、加工為引領,繼續走綠色生態、高效循環的生產道路,立足產業優勢、深挖市場潛能,加大與知名企業深度合作,大力開拓終端產品市場,延長國內銷售鏈,使“蛋品+農產品”加工產業從傳統加工向食品工業轉變。全力配合打造2000萬隻蛋雞“中國蛋谷”項目,努力成為中國禽產品加工企業新樣板。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