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吉林針對殘疾人發展需求,開展精細化、多樣化服務

送培訓送崗位 助就業助增收

本報記者 劉以晴
2023年05月12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近年來,吉林省推動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多元化、精細化、個性化發展。開展針對性技能培訓、入戶式產業扶持、新業態崗位挖掘等多種項目,城鎮鄉村同幫扶、培訓康復相結合,讓更多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融入社會。

  

  “導入”“分割”……在吉林省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盲人大學生趙子豪打開剪輯軟件,鼠標移到哪,機械音隨即念出指令。半小時后,一段兩分鐘的音頻粗剪完成。

  “省殘聯為我們安裝了語音輔助系統,有了它,盲人也能獨立完成音頻剪輯。”3年前,聲樂專業的趙子豪與4名盲人同學開始兼職“聲音”創業,通過廣播劇配音、有聲書閱讀等,至今已收入1萬余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針對殘疾人就業創業時,本領缺失、扶持較少、崗位收入低等問題,吉林省實施殘疾人就業專項規劃。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就業創業殘疾人增長至18.9萬人。

  互助互惠,培訓課堂學手藝

  木條兩寸長,一端搭在桌沿,一端右肩抵住。肢體殘疾的李大哥左手捏刻刀,使勁削下一片木屑。稍有不穩,木條便掉到地上。他也不急,撿起,抵住,再繼續……

  在鬆原市夫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李大哥和二十幾名殘疾人正在參加木雕培訓。講師王成到他身邊示范:“木頭分順逆茬的,刀受阻了,調調方向,別使蠻力。”

  殘疾人專項培訓有啥不同?幾年前,一場車禍讓李大哥失去右臂。出院后,不甘心待在家裡的他琢磨著做些手工活兒。可參加了幾次培訓,屢屢受挫。“木雕、草編都要雙手協作,咱這一隻手,第一步就完不成。”有心氣、沒處學,他的困境並非個例。

  同樣肢體殘疾的王成接過話頭,下崗后,王成便琢磨起木雕手藝。木頭拿不起來,就肩抵嘴叼﹔技巧力氣不夠,就想法子解決……幾個月后,他逐漸摸出門道,闖出銷路。如今,他的木雕產品年銷售額可達20萬元。

  “您這本事,願意分享給其他殘疾人不?”2018年,鬆原市殘聯工作人員登門拜訪:“咱這是公益培訓,殘聯出資補貼,招生也交給我們。”考慮片刻,王成點了頭。近幾年,他每年開班3到4次,累計培訓殘疾人超300名,學員來自鬆原市、白城市等多地。

  “十四五”以來,吉林省將為有需求的殘疾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任務,每年下達省級就業補助資金4000萬元。各地殘聯一方面尋找項目,依托各轄區有一技之長的殘疾人等開展培訓班。另一方面對接需求,吉林省各級殘聯與社區、村委會協調,入戶走訪失業殘疾人家庭,累計將10430名殘疾人納入年度計劃,主動對接項目。

  教室一角,一個木偶四肢由絲線串聯,伸縮靈活。王成介紹起來:“做講師也得學新本事。”去年,鬆原市殘聯組織幾位殘疾培訓師赴南方考察。工廠裡,王成有了新想法——“木雕也要搞組裝”。簡單的四肢由新手雕刻,精細的軀干交給老手,不僅豐富產品種類、提高效率,還讓殘疾學員更快上手,見到收入。“雕刻一個木偶四肢也能收入三四元呢。”王成說。

  因人施策,產業幫扶促增收

  彎腰低頭,走進鬆原市寧江區大窪鎮民樂村村民劉子鍵家的大棚,黃瓜清香扑鼻而來。“快嘗嘗,自家種的,頂花帶刺!”蹲在地上,左腳殘疾的劉大哥熱情招呼。

  “村裡殘疾人大都有地,真沒想過創業幫扶還能想到咱!”劉子鍵夫妻倆都是殘疾人,以往,種玉米是主要收入來源。田廣秧疏,干起農活“顧得了這頭,完不成那邊”。忙活一年,收入不到普通村民的一半,日子過得緊巴巴。

  去年,劉子鍵被納入鬆原市殘聯農村產業幫扶名單,資金扶持,搭起大棚,佔地一畝,秧苗4000余株。

  “這是個耐心活,得挨株伺候。可挪動小、體力活少,咱應付得來。”大棚裡,劉子鍵躬身摘果,動作輕柔,一頭是汗。“黃瓜收獲后,接茬種豆角。今年少說能收入兩三萬元,照以前翻了一番不止!”

  著眼發展生產和實現就業,僅2022年,吉林省就落實近1500萬元,開展農村殘疾人扶持項目。去年,全省扶持萬名農村殘疾人發展生產,為7665名農村殘疾人開展配套種養技術培訓。

  澆水、捉虫、拔草……在鬆原市殘疾人托養中心自留地,33歲的小志正在侍弄菜地,手腳並用,每拔出一根草,喉嚨裡都會發出“呼呼”聲。

  小志是自閉症患者。“近些年,在殘聯的幫助下,我們探索將康復治療與輔助就業相結合。”鬆原市殘疾人托養中心主任房寶林介紹。2019年,中心被納入吉林省級輔助性就業機構,創造了室內保潔、食堂幫廚等20個殘疾人就業機會,每人每月400元工資補貼。

  截至目前,吉林省殘聯已經培育認定22家省級輔助性就業示范機構,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扶持補助,用於機構建設、場地租金、持續運行等。地方殘聯對在輔助性就業機構就業的殘疾人,給予社會保險繳費補貼和用人單位崗位補貼。

  “下一步,我們將支持全省建立100家以上輔助性就業機構,實現各市縣全覆蓋。”吉林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於寧說。

  與時俱進,開發崗位助就業

  近年來,吉林省高校殘疾人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去年,吉林省殘疾人大學生專場招聘會上,近300家企業提供了240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包括航空測繪等200余個新興職業。

  70萬張無人機航拍照片,繪成一幅三維地圖,住房、道路、河流……幾十個點位,逐一標注。吉林省長春市藍航天際無人機有限公司辦公室,23歲的殘疾航空測繪員劉泉正在工作:“干起活來,咱不比普通人差!”

  去年,他畢業於吉林省殘疾人中等職業學院。由於先天脊柱側彎,劉泉身體較普通人矮小得多,更不能提重物、走遠路。

  2021年,在吉林省殘聯的推薦下,劉泉先后參加了殘疾人無人機培訓、全國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競賽裡,獲全國第六名的劉泉,接到了競賽導師、藍航天際無人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超的求賢邀請:“航空測繪崗,工資5000元,你是我們第一名殘疾人職工。”

  吉林省通過舉辦各類新興職業技能培訓和賽事,為殘疾人創造接觸不同就業崗位的機會。於寧說:“我們還積極與各類新業態單位對接,鼓勵他們選派殘疾人就業導師、開發適應殘疾人的崗位。除了無人機航空測繪之外,近幾年,在汽車零部件、電器制造、通信行業等也都有所突破。”

  對吸納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的單位,吉林省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和帶教補貼。同時,與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合作,推薦殘疾人大學畢業生進入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就業。去年,全省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2%。

  工作中,劉泉看到了新機遇:“測繪行業,市場需求不小。我想自己創業,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在於寧的建議下,劉泉接觸到吉林省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

  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吉林省搭建孵化基地,投入資金400萬元,對各地15個符合條件的創業基地給予扶持。在基地,劉泉認識了聲音創業的盲人大學生趙子豪、為木雕等殘疾人產品線上帶貨的職業學院畢業生叢玉唯、從事科技研發的博士后殘疾人崔春升等。“慢些、難些的就業創業路上”,大家彼此鼓勁,分享經驗。

  前不久,下定決心的劉泉正式遞交入駐基地申請:“守住自食其力的心氣,有人給咱幫忙。”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2日 14 版)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