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吉視線︱吉林:春天 向農業強省進發

人民網長春2月24日電 (馬俊華)2月23日,2023年吉林省委一號文件《關於建設農業強省 提升糧食產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公開發布,從推進糧食生產、保護黑土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10個方面提出42條實施意見。
又是一年春來到,不誤農時不負春。農業大省吉林全面發力,搶抓機遇:全力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萬億級農業及農產品加工和食品細加工產業工程,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加快建設彰顯吉林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打下堅實基礎……
在2月23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汪學軍表示,吉林省結合實際,對標中央一號文件,此次出台的實施意見既突出農業生產,又兼顧“三農”同步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的需要,對“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和“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等重點工作提出年度發展指標和具體舉措,確保每項工作著實有抓手。
四方面措施助力多產糧、產好糧
吉林省是糧食大省,糧食產量備受關注。吉林省糧食總產量連續兩年超過800億斤,去年,達到816.16億斤,穩居全國第五位﹔增產8.32億斤,是東北三省中唯一實現增產的省份﹔單產940.52斤/畝,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1.58%,躍居全國第三位,居糧食主產省第一位。
今年,吉林省將從四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多產糧、產好糧。穩定增加糧食面積、提高基礎保障能力、開展高產競賽活動、扎實做好防災減災,農業大省吉林不遺余力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加快農業強省建設作出貢獻。
吉林大地春耕圖。張景峰攝(資料圖片)
“今年,全省計劃落實糧食播種面積9000萬畝以上,比去年增加323萬畝。我們正在向各地分解下達糧食播種面積目標指導性計劃,層層壓實責任,確保任務落實到村到戶到地塊,為實現糧食生產目標奠定堅實基礎。”汪學軍說。
保障糧食安全,耕地保護是抓手,今年,吉林省將實施高標准農田和東北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378萬畝,建設高標准農田示范區15萬畝,推廣“梨樹模式”等保護性耕作技術面積達到3500萬畝。
豐收盛景。人民網 李思玥攝(資料圖片)
據悉,今年吉林省將在東中西選擇典型代表縣市建設高產高效示范片,打造高產典型樣板。汪學軍表示,特別是針對玉米、大豆,集成應用推廣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發掘培育一批種植能手、“鄉土專家”,推動典型產量轉化為大田產量,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
為扎實做好防災減災,吉林省將充分利用好農業農村與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的聯合會商和信息共享機制,做好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農作物重大病虫害監測防控,加強抗災救災指導服務,及時落實防災減災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持續開展糧食節約行動,年內全面完成“地趴糧”整治任務,全力以赴奪取今年糧食豐收。
推動千萬頭肉牛工程上規模上水平
今年的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加快建設畜牧業強省,推動“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上規模上水平。
如何做好千萬頭肉牛工程“擴量、提質、增效、轉型”這篇大文章,吉林省畜牧局局長張國華給出了答案。
肉牛養殖。人民網 李成偉攝(資料圖片)
擴量——依托現有養戶多養實現擴量﹔再培育一批新的大村大戶,實現養殖主體和飼養量“雙增長”﹔依托擴大肉牛育肥規模實現擴量,鼓勵支持大項目、大企業牽頭建設和帶動規模育肥場發展﹔細化財政資金、專項債券、活體抵押、政策性保險等服務機制,力爭全年肉牛飼養量達到770萬頭。
提質——通過推進產業化大項目引領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東黃、西紅、中改良”三大產業集群建設,持續落實省市縣三級包保服務機制,支持骨干龍頭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支持大項目大企業投產達效,集聚釋放優勢產能,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增效——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做好肉食品及皮毛骨血深度開發,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加快餐食品牌建設和業態創新,加快發展團餐、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引領本土化終端消費升級,再通過連鎖店、旗艦店等走向全國。
轉型——強化種業創新,加快推進吉林省肉牛種業創新中心和延邊黃牛種業創新中心建設,推動胚胎移植合作項目落地,構建肉牛胚胎工廠化生產體系和高效快繁﹔強化發展方式創新,充分利用鄉村振興、肉牛專項債等政策,建設肉牛養殖圈舍,實現種養循環、農牧結合﹔強化數字化服務創新,加快推進“吉牛幫”鄉村服務站建設,結合“一村一名大學生獸醫計劃”,通過“一鍵呼叫”的方式為養殖場(戶)提供繁改、獸醫、融資等綜合性服務,構建肉牛數字化服務體系。
“百村提升”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藍天白雲下,農家村落掩映在綠樹花草間﹔阡陌縱橫間,戶戶庭院串聯起美麗鄉村。去年,吉林省全力推進“千村示范”創建工作,累計創建“千村示范”村2051個,鄉村建設水平和鄉村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今年,吉林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百村提升”專項行動,著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吉林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韓陽表示,“百村提升”專項行動是著眼於加快農業強省建設、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的一項具體舉措。
鄉村美麗庭院。人民網 李思玥攝(資料圖片)
在工作目標上,吉林省明確從2023年開始,每年在“千村示范”創建村中遴選“百村提升”村200個左右,以兩年為一個周期滾動實施,打造新時代和美鄉村吉林樣板。
在鞏固“千村示范”創建標准的基礎上,圍繞“五個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要求,吉林省將進一步實現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人才支撐水平、文化賦能水平、生態宜居水平、組織建設水平“五個提升”。
韓陽表示,在資金投入上,將按照平均每村1000萬元額度支持各地實施一般債項目,根據各地項目謀劃和准備,突出產業發展,注重聯農帶農,激發農民內生動力。同時,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群眾自籌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
美麗農村路。人民網 馬俊華攝(資料圖片)
為確保工作干在實處、干出成效,吉林省將運用“五化”閉環工作法,建立省市縣三級議事協調機制、調度通報機制和督導檢查機制,逐村建立項目清單,推動行業政策、資金、資源、項目優先安排、集聚發力,並將“百村提升”納入省政府重點工作“賽馬”機制。
一年之計在於春,鉚足干勁站排頭。站在新一年的起點,吉林省牢記囑托,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堅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扎實推進農業強省建設,讓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提供有力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