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壯藥”產業發展行動 全力加快“藥谷”建設
長春新區產業發展訪談|聽醫藥健康產業辦公室主任張戟講述長春新區如何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發展現狀
多年來,新區依托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創新優勢,堅持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加快構建相對完整的醫藥產業鏈條和產業生態體系,全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新區在“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產業競爭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國第10位、東北地區首位,是國家首批認定的生物產業基地之一,也是亞洲最大的疫苗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基因藥物生產基地。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新區作為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核心區,集聚生物醫藥相關企業210戶,其中規上企業26戶、高新技術企業79戶、專精特新企業45戶(國家級1戶、省級12戶、市級32戶),醫藥規上企業產值從2016年的77.3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3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3.7%,佔全區工業產值比重由2016年11.2%上升到2022年的30.4%,產值總量佔全市73.4%(全市320億)、佔全省近30%(全省700億)。
——產業賽道加速突破。經過多年發展,新區已形成生物藥為核心、醫療器械和現代中藥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格局,全區集聚了長春高新、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迪瑞醫療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構建了基因工程、生物疫苗、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化學制藥、醫藥物流、醫學檢測等多個特色細分集群。2022年,全區生物醫藥規上企業產值中生物藥佔比75.7%,中藥佔比17.1%,醫療器械佔比4.3%,化藥佔比2.9%。據2022年最新發布《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顯示,長春高新股份在前20強中位列第3位﹔我省10家醫藥主板上市企業中,新區佔3家。
——產業生態加快完善。2022年4月,新區聚焦打造我省醫藥健康產業走廊主引擎,支撐“醫藥強省”建設,依托獲批的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通過強化與國內外龍頭企業、研發機構、CDMO企業、檢驗檢測機構合作,構建藥物研發、產業化中試、藥品生產、藥品流通等產業價值鏈條,高標准打造“長春藥谷”。經過近一年的建設,“藥谷”建設初具雛形,走上了優質發展的快車道。
①引進建設一批顯示度高、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大醫集團放療設備制造、總投資15.3億元的中關村醫療器療產業園、總投資30億元的珍寶島一心兩園四平台、總投資10億元的華潤醫療產業創新園、總投資10億元的華潤集團迪瑞IVD體外試劑產業基地、總投資10億元的九轉生物創新藥、總投資5億元的同仁堂人參大健康產品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落位,為“藥谷”建設積蓄了能量,我們謀劃今年春季“藥谷”開工項目18個,總投資達80億元。
②制定實施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我們對照蘇州、杭州等領先地區政策,制定出台生物醫藥產業政策17條,在重大平台建設、引進重大項目、新藥、仿制藥和醫療器械研發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形成對相關重點產業項目和企業產生虹吸效應。
③組建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注入的醫藥產業基金。組建總規模達20億元的醫藥產業基金,面向醫藥產業化項目,打出“服務+政策+基金”組合拳,帶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創業投資基金等以讓利性或同股同權股權投資模式,重點支持優質生物醫藥創新型企業,設置返投杠杆,發揮好產業基金引導撬動作用。
二、產業未來規劃
(一)發展目標。到2025年,產業規模和發展質量雙提升,實現“千家企業聚集、千億級產值規模”的“雙千跨越”目標,醫藥產業綜合實力躋身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第一梯隊。
(二)發展路徑。以產業生態圈理念驅動構建藥谷創新生態環境,通過“五鏈”筑基、“五力”賦能、“五大平台”支撐,形成產業鏈在產業生態圈中的服務體系作用,集聚全球生物醫藥產業資源及創新要素,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1.以五鏈筑基夯實產業基礎。
一是鍛造產業鏈。按照“鍛長板、補短板、育新極”的發展思路,繼續擴大在基因工程藥物、新型疫苗、體外診斷產品三大領域的優勢,積極引入抗體藥物、細胞與基因治療、現代中藥、高值耗材、創新化藥及高端制劑、CXO等六大重點產業,前瞻布局生物試劑原料、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BT(生物技術)+IT(信息技術)”融合三大戰略產業,增強產業鏈穩定可控性,整體打造“363”產業發展格局。
二是凝聚供應鏈。實現“50公裡”內解決藥品、器械生產企業,胎牛血清、定制蛋白、工程酶、培養基、醫藥中間體、配套零部件等原材料需求,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節約企業運輸費用,提高企業庫存周轉率。
三是引入人才鏈。集聚各類產業人才,重點推進院士項目落位,近期,我們將有6個院士合作項目正式簽約。同時,依托長春人才創新港,與吉林大學、理工大學、工業大學等高校,以及金賽藥業、百克生物和迪瑞醫療等龍頭企業合作,聯合培養人才,形成領軍人才、專業人才和成熟工人的人才梯隊結構。
四是整合資金鏈。通過新區醫藥產業引導基金,與長興基金、長春金控、吉林省投資集團、吉林省股權基金等省內基金合作,撬動盈科基金、遠洋資本、中金資本、弘暉資本等社會資本投向新區醫藥產業項目,促進珍寶島北藥產業等項目落位建設。
五是培育創新鏈。圍繞政產學研,聯合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中科院長春所、國家技術轉移東北中心等打造醫工轉化平台,轉移轉化一批創新項目。
2.以五力賦能優化產業生態。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不斷完善藥谷功能布局。
一是打造審評審批能力。通過與省藥監局合作,建設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藥械審評政務服務窗口、藥審中心變更備案窗口、器審中心變更備案窗口以及專業技術審評咨詢工作組,加速區內醫藥企業注冊變更備案流程。
二是提升檢驗檢測能力。與長春海關、省藥物研究院、省藥品檢驗研究院、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省質檢院共建藥品、器械檢驗通道,提升注冊檢驗服務能力。
三是增強產業承載能力。2021年4月,長春北湖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示范園批復成立,規劃面積9平方公裡,我們將這個園區作為“藥谷”協同發展功能區,打造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化學藥品制劑制造、專用化學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四大領域,補齊新區化學原料、化學制藥產業短板。
四是增強區域輻射能力。依托我省作為北藥(關藥)道地藥材資源大省優勢,著力打造北藥交易市場,圍繞中藥材在地交易、倉單交易等創新貿易方式,帶動和振興我省中藥和中藥材資源,並發揮藥品進口口岸、中歐班列優勢,為藥品器械進出口提供快速交通運輸通道。
五是提供專業配套能力。大力建設生物制品CDMO平台、模式動物中心、危險化學品庫、污水處理站、藥品冷鏈物流等專業性現代化基礎配套設施,助推產業蝶變。
3.以五大平台為支撐完善產業功能體系
一是搭建GLP臨床前研究服務平台。與吉林省藥檢院、吉林大學,北大分子研究等科研單位共建北方模式動物資源研究中心,為創新藥企提供藥械疾病動物模型和臨床前評價服務。
二是協同GCP臨床試驗平台。支持吉大一院、吉大二院、省腫瘤、省中醫院等醫療機構發起成立吉林省GCP聯盟,推動區域倫理互認,鼓勵開展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實現創新產品全球同步研發。
三是擴大CRO研發外包服務平台。圍繞藥物篩選、藥物合成、藥理毒理研究、成效性評價、實驗動物服務、注冊申報服務、上市后臨床研究服務等新藥研發關鍵環節,建設專業CRO平台。
四是組建CDMO產業聯盟。抓住MAH政策窗口,利用安沃高新、飛凡生物、長源藥業、白求恩制藥、海外制藥等企業的冗余技術和產能,積極引進蓬勃生物、植恩醫藥等在研品種產業化項目,提高企業效益,提升區域經濟密度。
五是推動CSO供應鏈服務平台。利用國藥物流、華潤集團、上海醫藥、九州通醫藥公司銷售平台,打造醫藥銷售供應鏈平台,為醫藥研發生產企業提供產品銷售推廣工作。
下一步,新區將在省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力建設“長春藥谷”,加大項目建設服務力度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吸引更多醫藥到吉林投資興業,強化產學研協同攻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為我省實現由“醫藥大省”向“醫藥強省”轉變作出新區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