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吉林這一年

王海躍
2023年01月16日15:14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2022年7月26日上午,在長春市南關區明珠街道,一場從“線對線”到“面對面”的座談會讓居民代表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當天,圍繞群眾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反映較多的民生問題,長春市政府辦公廳主要負責人帶領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相關人員和居民代表敞開心扉談問題、話發展,黨群、干群拉起了“家常”,現場一派和諧景象。

長春市“市長公開電話”進社區、聽民聲、解民憂。(受訪者供圖)

一直以來,吉林省各地各部門厚植人民情懷,站穩人民立場。一件件留言回復、一通通求助電話、一頁頁回訪記錄,生動講述著吉林省黨群、干群間真誠互動的點滴故事,如今,吉林省網上群眾路線正不斷走穩走實。

傾聽人民呼聲 匯聚人民智慧

“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吉林省上下思變,尋找突破口。相信,在省委的領導下,經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經濟一定會再上新台階!”2022年10月10日,吉林省一網民在“領導留言板”為吉林省領導干部辦實事的態度和速度點贊,並對“領導留言板”這個平台表達了特別感謝。

“領導留言板”截圖。

原來,當年9月26日,一網民在“領導留言板”留言,提出通過“派出去、引進來”加強與浙江省對口交流,並探索鄉鎮農墾企業發展思路,發展吉林省縣域經濟。

“領導留言板”截圖。

收到留言后,吉林省委辦公廳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將留言交至吉林省發改委,要求具體承辦部門認真核實情況、深入分析原因、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在源頭上高質高效解決問題。相關處室經調查、核實后,就網民提出的建議給出具體回復,並主動與網民進行電話溝通,向網民征求具體意見。

為確保網民留言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在網民建議得到回復后,吉林省委辦公廳網絡輿情處主動聯系網民進行電話回訪,認真負責的態度令網民動容。像這樣干部用情用力、群眾安心放心的案例在吉林並不是個例。吉林省委擔當在前、表率在先,全省各級黨委以群眾訴求為令,壓實責任,為群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心頭難題。

2022年6月底,吉林通化網民在“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通化市華翔雍和苑東南門到育紅小學的道路沒有人行道,孩子上學路上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這條路步行路段我們已經等了兩年!請領導調研!”網民在留言中寫道。

收到留言后,通化市委立即組織有關部門赴現場了解情況:該路段原為清華園小區開發企業建設,因企業資金周轉問題未能完成。為方便居民出行,通化市委市政府決定由市住建局先行組織市政工程管理處進場施工,完成該路段恢復工作。

據了解,該項目於7月25日開始施工,8月14日完工,在各級黨委及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下,原定30天工期的項目僅用19天就完成了。

網民留言反映路段施工前后對比圖。(通化市住建局供圖)

一塊留言板,架起了一座連心橋。2022年,在“領導留言板”吉林省委書記板塊,“效率高”“圓滿解決”“感謝”“暖心”成為高頻詞。

網上察民意,網下解民憂。為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吉林省委嚴把留言“辦理關、審核關、回訪關”三道關口,銘記“不讓留言無回應、不讓群眾等太久、不讓訴求轉多手、不讓結果留隱憂”四不原則,嚴格執行“五化”閉環工作法,有效提升了留言辦理的標准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對各部門、各市(州)、縣(市)區回復和解決問題情況連續督查幾個月,直到形成良好習慣。”2022年7—8月,為落實吉林省委關於“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做好網民留言辦理工作”的相關指示精神,省委辦公廳相關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先后兩次對全省9個市州及部分省直部門、縣市(區)網民留言辦理工作開展專項督查,進一步壓緊壓實留言辦理屬地責任和部門責任。

以“領導留言板”為抓手,吉林省精准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急難愁盼”,實打實解決民生問題,推動民生領域改革,實施民生工程,採納人民建議,把好事實事辦到人民群眾心坎上,把人民智慧轉化為惠民紅利,把黨的好政策化作民生福祉。

一個電話解難題 一條熱線護民生

2022年夏季,正值田地秧苗茁壯成長之時,梨樹縣東卡簍村內由於高標准農田建設存在排水溝床偏高問題,造成全村上百垧耕地被淹。一年的收成都在地裡,被淹了可咋辦?萬般焦急之下,該村孫先生撥通了吉林省省長公開電話。

防汛抗災救災減災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保障防汛設施安全通暢運行,是全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了解問題后,吉林省政府要求有關方面高度重視群眾訴求,加快問題整改。要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監管,加強農田灌溉溝渠綜合整治,合理規定標准,提高澇區內耕地抗御災害能力,讓農田成為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農田,夯實全省糧食生產基礎。  

關於孫先生反映的“農田倒灌”問題,梨樹縣劉家館子鎮政府積極溝通協調,第一時間加派人手幫助村民排水,並經東卡簍村村民同意后,聯系施工隊重新修建排水溝。

吉林省省長公開電話受理大廳。(受訪者供圖)

將人民訴求放在心上,將人民群眾放在心裡。35個人工坐席、“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10余個領域100余項類別……吉林省省長公開電話“96118”這條民生熱線為人民群眾搭建起了民生平台。2022年,吉林省省長公開電話共辦理群眾來電28萬余件,多次收到群眾送來的感謝信和錦旗。

“省長公開電話是省政府聯系基層、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了解民聲、民情、民怨、民憂的窗口,辦好了就能贏得民心,得到群眾認可。”為貼近群眾、服務民生,吉林省省長公開電話不斷完善辦理機制,重新梳理並修訂《省長公開電話工作制度》,並與省政府互聯網督查處建立聯動工作機制,每周篩選熱點難點問題匯編《民聲摘報》。

“《民聲摘報》為吉林省政府精准施策提供了依據,也及時傳遞了群眾所想、所求、所盼,直接推動很多復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吉林省政府辦公廳省長公開電話受理室主任袁靜說。

規范辦理流程,加強復核審核工作,加大督查督辦力度,縮短辦理時限……如今,不只是省長公開電話,吉林省各級政府部門的公開電話均已成為政府聯系群眾的重要民生平台和民生品牌,發展成為吉林各級領導干部同群眾交流溝通、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重要途徑。

督查“上”了網 打開常態化督查新格局

每到冬天,“溫暖過冬”都是人民群眾的熱議話題。2022年11月30日,吉林省“互聯網+督查”平台收到長春市市民王先生留言:“供熱時斷時續,進水溫度始終在二三十度,請政府解決老百姓的疾苦,為人民做主。”

長春市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核實情況后,立即將留言轉交至屬地住建局,責成供熱企業派人處理。啟用調峰鍋爐進行升溫、提高供熱參數……經過調整后,王先生表示,室溫雖略有提升,處於達標水平,但仍然偏低。為保障群眾溫暖過冬,供熱企業繼續穩步提升供熱參數,保証室外降溫時室內溫度隻增不減。“目前該問題已得到妥善解決。我們定期調度熱力公司及屬地相關部門,以點帶面打開解決問題新局面。”長春市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2021年10月,吉林省“互聯網+督查”平台開通。該平台運用“互聯網+”思維,借助信息化手段,形成統籌、規范、便捷、高效的常態化督查工作新格局,成為集民智、聚民心的又一個重要民生平台。長春市市長公開電話作為吉林省“互聯網+督查”中群眾留言辦理單位之一,2022年共交辦網民留言6347件,辦結率、反饋率均達到100%,群眾滿意率保持在85%以上。而這,只是吉林省各級黨委、政府努力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一個縮影。

針對重要敏感問題進行現場受理。(受訪者供圖)

為充分發揮吉林省“互聯網+督查”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車作用,做好網上群眾工作,吉林省各級部門堅持在“幫”上做文章,在“督”上下功夫。對於一般問題,採取網上轉辦的方式,督促地方和部門在規定時限內核查辦理並報送結果﹔對於重要敏感問題,通過出現場、召開協調會、形成督辦單等形式加強督辦,推動問題解決。

問政於民方知得失,問計於民方知虛實。一年來,吉林省“互聯網+督查”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察民意、解民憂,成為吉林省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成功探索,對於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具有重要意義。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2022年,吉林省各級領導干部網上發現問題、溝通了解,網下分析問題、督促解決,充分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優勢,把“老百姓盼的”與“黨和政府干的”緊密相連,不斷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人民群眾共同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