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基層防疫政策解讀,請查收

當前,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各地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最大程度保護 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了幫助基層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人民網+”客戶端推出《基層防疫參考手冊(第一版)》,集納政策解讀和科普知識,設有政策解讀篇、各地經驗篇、個人防護篇等三個部分,供鄉鎮街道、社區村組、個人參考使用。
政策解讀篇
(一)如何加強“兩節”期間返鄉人員醫療保障服務?
1.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及時關注掌握返鄉人員信息,提示做好健康監測,在返鄉初期規范佩戴口罩,減少與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並基礎性疾病者的接觸,並告知居住地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聯系方式。
2.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返鄉人員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時,可聯系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鄉村醫務人員對其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詢、健康監測、抗原檢測、用藥指導等服務。對於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採取居家治療,提示其不外出,居家期間盡可能減少與家人接觸。
3.村民委員會和村衛生室:為返鄉人員及時獲得對症治療藥物和抗原檢測試劑盒提供便利。對症狀明顯的可指導其到發熱診室就診,對出現多日持續高熱、呼吸困難等情況的,及時指導和協助向上級醫院轉診。
(二)陽性感染者居家治療,社區(村)工作人員應該做些什麼?
1.建立聯系。發揮各地疫情防控社區(基層)工作機制的組織、動員、引導、服務、保障、管理重要作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開咨詢電話,告知居家治療注意事項,並將居家治療人員納入網格化管理。對於空巢獨居老年人、有基礎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治療特殊人員建立台賬,做好必要的醫療服務保障。
2.給予指導。居家治療人員根據說明書規范進行抗原檢測,必要時可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給予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有需要的人員給予必要的對症治療和口服藥指導。
3.協助就醫。社區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到居家治療人員提出的協助安排外出就醫需求后,要及時了解其主要病情,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指導急危重症患者做好應急處置,並協助盡快閉環轉運至相關醫院救治。要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上級醫院與城鄉社區的快速轉運通道。
4.心理援助。以地市為單位建立暢通心理咨詢熱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要將心理熱線主動告知居家治療人員,方便其尋求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幫助。對於發現的心理或精神衛生問題較嚴重者,可向本地(市、縣)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報告,必要時予以轉介。
5.個人防護。與居家治療人員接觸時,應當做好自我防護,盡可能保持1米以上距離。
(三)現階段哪些人可以接種第二劑次的“加強針”?
1.現階段,可在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基礎上,在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2.疫苗選擇。根據疫苗研發工作進展,所有批准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於第二劑次加強免疫。優先考慮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或採用含奧密克戎毒株或對奧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進行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有關組合如下:
3劑滅活疫苗+1劑康希諾肌注式重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
3劑滅活疫苗+1劑智飛龍科馬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
3劑滅活疫苗+1劑康希諾吸入用重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
3劑滅活疫苗+1劑珠海麗珠重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細胞)疫苗﹔
2劑康希諾肌注式腺病毒載體疫苗+1劑康希諾吸入用重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
3劑滅活疫苗+1劑成都威斯克重組新冠病毒疫苗(sf9細胞)﹔
3劑滅活疫苗+1劑北京萬泰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
3劑滅活疫苗+1劑浙江三葉草重組新冠病毒蛋白亞單位疫苗(CHO細胞)﹔
3劑滅活疫苗+1劑神州細胞重組新冠病毒2價S三聚體蛋白疫苗。
3.時間間隔。根據國內外真實世界研究和臨床試驗數據,結合我國疫苗接種實際,第二劑次加強免疫與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時間間隔為6個月以上。
(四)如何推進農村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
1.落實《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堅持“應接盡接”原則,堅持政府牽頭、部門聯動、村組動員,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快提升農村地區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繼續提高60—79歲人群和其他年齡段人口接種率。
2.承擔接種任務的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要通過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或安排流動接種車下鄉進村等措施,最大程度為農村居民特別是老年人接種提供便利。
3.加強宣傳教育,可通過鄉村廣播、小喇叭等用村民聽得懂、能理解的地方語言和方式,也可通過新媒體廣泛宣傳的方式,深入宣傳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推動科學理性認識新冠病毒和疫苗接種,可動員返鄉的健康人員參加村組志願服務。
(五)提升新冠肺炎醫療救治能力,縣域分級診療怎麼做?
1.以鄉鎮衛生院為主體:落實基層首診和居家治療。發揮各地疫情防控社區(基層)工作機制的組織、動員、引導、服務、保障、管理作用。鄉鎮衛生院要與縣域醫共體內相關成員單位按照《以醫聯體為載體做好新冠肺炎分級診療工作方案》要求,對轄區居民實施分級健康管理,及時指導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重點人群進行抗原檢測,接收居民抗原自測異常報告,對抗原檢測陽性者進行初步診斷,必要時指導居民進一步進行核酸檢測,指導做好居家治療或者轉診工作。
未合並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治療觀察,採取居家治療,鄉鎮衛生院會同村及村衛生室做好藥品發放、指導健康監測。高齡行動不便的,在病情允許情況下,原則居家或在養老機構就地治療,必要時醫務人員提供上門服務,不轉出集中救治。超出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的,在縣域醫共體牽頭縣級醫院的指導下,及時將患者轉診。
2.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分類收治。普通型病例、高齡合並嚴重基礎疾病(心臟病、腫瘤等)但病情穩定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轉診至亞定點醫院治療。以新冠肺炎為主要表現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轉診至縣級定點醫院傳染科、重症醫學科或者城市定點醫院集中治療。
3.縣域醫共體牽頭縣級醫院:重症救治。以基礎疾病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礎疾病超出鄉鎮衛生院、亞定點醫院醫療救治能力的,轉診至縣域醫共體牽頭縣級醫院相應專科或者重症醫學科治療,情況緊急的可直接到有相應診療能力的醫療機構就診。縣級醫院不是三級綜合性醫院或能力不滿足患者救治需要的,及時轉診至城市對口幫扶醫院。若患者不具備轉診條件的,由城市對口幫扶醫院派出專家組下沉縣級醫院指導救治。
4.做好患者轉診銜接工作。加強縣域統籌調度,保障縣域新冠肺炎患者的及時轉運、收治。工作組應當確定專崗專人,負責與鄉鎮衛生院、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城市對口幫扶醫院、轉運車輛等做好轉診銜接,建立明確的接診流程和綠色通道。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症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或拒絕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診。
(六)面對不同類型的感染者,鄉鎮衛生院如何診療?
鄉鎮衛生院要與縣域醫共體內相關成員單位按照要求,對轄區居民實施分級健康管理,及時指導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重點人群進行抗原檢測,接收居民抗原自測異常報告,對抗原檢測陽性者進行初步診斷,必要時指導居民進一步進行核酸檢測,指導做好居家治療或者轉診工作。
1.未合並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採取居家治療,鄉鎮衛生院會同村及村衛生室做好藥品發放、指導健康監測。
2.高齡行動不便的人群:在病情允許情況下,原則居家或在養老機構就地治療,必要時醫務人員提供上門服務,不轉出集中救治。
3.超出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的:在縣域醫共體牽頭縣級醫院的指導下,及時將患者轉診。
(七)孕產婦和兒童防疫,社區應該做些什麼?
1.進一步摸清轄區內常住孕產婦和0-6歲兒童情況,建立人員清單和重點人群台賬,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引導孕產婦及時主動向社區報備,以便及時獲得就診服務。
2.建立與專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做好服務銜接,確保渠道暢通、響應及時,為涉疫孕產婦、兒童等提供就醫便利。
(八)如何強化農村地區重點人群健康服務?
1.相關基層單位與組織(縣、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及其公共衛生委員會、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摸清村組內合並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孕產婦、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人員健康情況。依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並建立鄉村重點人群健康狀況信息庫,落實《新冠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方案》,加強分類分級健康服務。
2.鄉村醫務人員:結合實際通過電話、視頻、微信或線下隨訪等方式加強對居家治療觀察人員的健康指導、監測和指導用藥、抗原檢測等服務。
3.村民委員會:落實對居家治療觀察人員的服務責任,尤其是對於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獨居老人、殘疾人等,要協助其進行健康監測並及時向鄉村醫療機構反饋。
4.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加強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監測,確保高齡合並基礎性疾病等重症風險較高的感染者得到及時發現、及時救治,明確和暢通轉診“綠色通道”,提高轉診效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